第七章疮疡
第一节概述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感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相当于西医的“外科感染”。
包括:肿疡和溃疡。
第二节疖
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根据病因、证候不同,又可分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等。
相当于西医的疖(单个毛囊及其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头皮穿凿性脓肿、疖病等。
其特点是:
(1)肿势限局,范围多在3cm左右
(2)突起根浅,色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
一般疖——内郁湿火,外感风邪,两相搏结,蕴阻肌肤而成;
暑疖——或夏秋季节感受暑湿热毒之邪而生,或痱子搔抓,破伤染毒而发。
蝼蛄疖——患疖肿后,若处理不当,疮口过小,脓液引流不畅,致使脓液潴留;或由于搔抓碰伤,以致脓毒旁窜,在头皮较薄之处发生蔓延,窜空而成。
多发性疖病——阴虚内热之消渴病患者或脾虚便溏患者,病久后气阴双亏,容易感染邪毒,并可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一、有头疖患处皮肤上有一色红灼热之肿块,约3cm大小,疼痛,突起根浅,中央有一小脓头,脓出便愈。
二、无头疖皮肤上有一红色肿块,范围约3cm左右,无脓头,表面灼热,压之疼痛,2~3天化脓后为一软的脓肿,溃后多迅速愈合。
三、蝼蛄疖好发于儿童头部。临床常见两种类型:一种是坚硬型,一种是多发型。
四、疖病好发于项后、背部、臀部。几个到几十个,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也可在身体各处散发疖肿,一处将愈,他处续发,或间隔周余、月余再发。患消渴病、习惯性便秘或营养不良者易患本病。
一、内治法
1.热毒蕴结
证候:多见于气实火盛患者。轻者疖肿只有1~2个,也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伴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2.暑湿蕴结
证候:发于夏秋季节,好发于头面、颈、背、臀部,单个或多个成片,疖肿红、热、胀、痛,抓破流脓水;伴心烦,胸闷,口苦咽干,便秘,溲赤等;舌红,苔黄而腻,脉滑数。
治法:清暑化湿解毒。
方药:清暑汤加味。
3.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养阴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加减。
4.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清化湿热,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二、外治法
初起,小者用千捶膏盖贴或三黄洗剂外搽,大者用金黄散或玉露散,以银花露或菊花露调成糊状外敷。遍体发疮,破流脓水成片者,用青黛散,麻油调敷。
脓成则切开排脓,蝼蛄疖宜作十字形剪开。用九一丹掺太乙膏盖贴。
脓尽改用生肌散收口。
第三节 疔
疔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其特点有:
(1)部位: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
(2)疮形虽小,但根脚坚硬,有如钉丁之状
(3)病情变化迅速,容易造成毒邪走散。
种类: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疔疮、红丝疔、烂疔、疫疔。
预后:如果处理不当,发于颜面部的疔疮很容易走黄而有生命危险;发于手足部的疔疮则易损筋伤骨而影响功能。
一、颜面部疔疮
颜面部疔疮是指发生在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颜面部疖、痈。
疖与颜面部疔疮:颜面部疔疮其特征是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钉丁之状,全身症状明显。疖突起根浅,肿势限局,无明显根脚,一般无全身症状。
二、手足部疔疮
手足部疔疮发病部位多有受伤史。
(1)蛇眼疔:初起时多局限于指甲一侧边缘的近端处。
(2)蛇头疔:初起指端感觉麻痒而痛,继而刺痛,灼热肿胀,色红不明显,随后肿势逐渐扩大。
(3)蛇肚疔:发于指腹部,。
(4)托盘疔:整个手掌
(5)足底疔:足底部
一般应尽可能循经直开。
(1)蛇眼疔宜沿甲旁0.2cm挑开引流。
(2)蛇头疔宜在指掌面一侧作纵形切口,务必引流通畅,必要时可对口引流,不可在指掌面正中切开;
(3)蛇肚疔宜在手指侧面作纵形切口,切口长度不得超过上下指关节面。
(4)托盘疔应依掌横纹切开,切口应够大,保持引流通畅,
三、红丝疔
红丝疔是发于四肢,皮肤呈红丝显露,迅速向上走窜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可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邪毒重者可内攻脏腑,发生走黄。相当于西医的急性淋巴管炎。
红丝细的宜用砭镰法,局部皮肤消毒后以刀针沿红丝行走途径寸寸挑断,并用拇指和食指轻捏针孔周围皮肤,微令出血,或在红丝尽头挑断,挑破处均盖贴太乙膏掺红灵丹。
四、疔的内治法原则
内治以清热解毒为大法,方选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火毒炽盛证宜凉血清热解毒,方选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如发于下肢者应注重清热利湿,方选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第四节 痈
痈是指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皮肤浅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等。
其特点有:
(1)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
(2)结块范围多在6~9cm左右
(3)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
(4)可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
(1)内治
①火毒凝结证:清热解毒,行瘀活血,仙方活命饮加减。
②热胜肉腐证:和营清热,透脓托毒,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③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加减。
(2)外治
初起用金黄膏或金黄散,以冷开水或醋等调成糊状外敷。热盛者可用玉露膏或玉露散外敷,或太乙膏外敷,掺药均可用红灵丹或阳毒内消散。
一、颈痈的特点与治疗
(1)概念:颈痈是发生在颈部两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俗名痰毒,又称时毒。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其特点有:
①多见于儿童,冬春易发。
②初起时局部肿胀、灼热、疼痛而皮色不变,结块边界清楚,具有明显的风温外感症状。
(2)治疗
内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化痰,以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方药: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减。
第五节 发
发是病变范围较痈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蜂窝组织炎。
其特点有:
(1)初起无头,红肿蔓延成片。
(2)中央明显,四周较淡,边界不清。
(3)灼热疼痛,有的3~5日后中央色褐腐溃,周围湿烂。
(4)全身症状明显。
一、锁喉痈
锁喉痈是发于颈前正中结喉处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因其红肿绕喉故名。又称猛疽、结喉痈,俗称盘颈痰毒。相当于西医的口底部蜂窝组织炎。
其特点是来势暴急
治疗宜清热解毒、化痰消肿。
二、臀痈
臀痈是发生于臀部肌肉丰厚处范围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由肌肉注射引起者俗称针毒结块。相当于西医的臀部蜂窝组织炎。
其特点是发病来势急,病位深,范围大,难于起发,成脓较快,但腐溃较难,收口亦慢。
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
第六节 有头疽
概念: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痈。
特点:
①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胀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
②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过9~12cm,大者可在30cm以上
③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之处
④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消渴病患者,并容易发生内陷。
本病总由外感风温、湿热,内有脏腑蕴毒,内外邪毒互相搏结,凝聚肌肤,以致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经络阻隔而成。
有头疽的临床表现:
凡在皮肤坚韧、肌肉丰厚之处均可发生,以项、背部为多见。好发于成年人,以中老年人居多。
(1)内治
①火毒凝结证:清热泻火,和营托毒。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②湿热壅滞证:清热化湿,和营托毒。仙方活命饮加减。
③阴虚火炽证:滋阴生津,清热托毒。竹叶黄芪汤加减。
④气虚毒滞证:扶正托毒。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2)外治
若疮肿有明显波动感,可采用手术扩创排毒,作“+”或“++”字形切开,务求脓泄畅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