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7日,由医者纵横多学科平台承办的陆教授周二见MDT会议如期举行。会议借助医者纵横网络会议平台在上海、广东、浙江和山西联动同步直播进行,特邀嘉宾分别是主会场的上海医院陆舜教授团队,分医院江冠铭教授团队,浙江大医院李雯教授团队,医院王军教授团队。
(视频)
病例1医院
晚期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病例
第一个病例由医院江冠铭教授团队的曾溢蕻教授分享的一例因“咳嗽、咳痰、左肺占位”-12于医院就诊的61岁女性患者,PS评分:1分。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病史介绍
CT:左肺下叶内前基底段肿块,考虑肺癌,左肺上叶下舌段类结节灶,待排转移瘤。右侧锁骨上区、纵隔和双肺门多发淋巴结肿大。肝脏多发低密度结节,脾脏低密度结节,考虑为转移瘤。
完善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病理:淋巴组织中见中分化差的癌浸润,未排除外淋巴上皮样癌。EGFR基因检测野生型。
初步诊断
左肺淋巴上皮样癌并肝、脾转移
cT4N3M1cⅣB期
治疗过程
一线:-01开始行6周期“紫杉醇脂质体+奈达铂”方案化疗,PFS=8月。-09患者因“右锁骨上淋巴结增大”在我科首次住院。-09-12行右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检术,病理:(右侧颈部淋巴结)结合HE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淋巴上皮瘤样癌。免疫组化:P40、P63、CK(+)、NapsinA、CK7、TTF-1、CgA、Syn(-),Ki-67约50%(+);原位杂交:EBER(+)。
-09-26CT:左下肺癌(29mm×40mm)。双侧锁骨上区、纵隔和双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肝实质散在多发小圆形灶,考虑转移瘤。考虑脾脏转移瘤。颅脑MR无明确转移。
二线:-09-27至-01-15行6周期“吉西他滨1.6gd1-8+顺铂40mgd1-3”方案化疗,2周期化疗后评价PR(-57%),4、6周期化疗后评价维持PR,PFS=8.1月。
2周期GP化疗后复查CT,评价PR,脾转移瘤消失。
-05-03复查CT:肺部病灶缓慢增大,肺门淋巴结增大,新发肝S8转移瘤,脾转移瘤再发,评价PD。
三线:-05-04、05-25行2周期“替吉奥3片bidd1-14+阿帕替尼0.25gqd”治疗,复查CT疗效评价PR(-40%)。
2周期替吉奥+阿帕替尼治疗后复查CT,评价PR。
患者在“替吉奥+阿帕替尼”治疗期间,出现3度口腔溃疡,伴口腔黏膜出血,2度乏力,暂停阿帕替尼。
-07-23复查CT提示肝脏病灶较前增大,同时患者拒绝替吉奥化疗,PFS=2.6月。
-07-23复查CT:肝脏病灶较前增大(7mm×14mm)。
四线:-07-25开始予“安罗替尼12mgd1-14”抗血管生成治疗,-09-20、11-23复查CT疗效评价SD。
患者于-03出现咳嗽、咳痰加重,咳黄白痰,无气促、发热,PS评分1分。
CT:左肺下叶病灶稍增大,左肺上叶实变、渗出,合并肿瘤待排。
考虑左肺上叶结节灶缓慢进展,合并阻塞性肺炎,建议行肺穿刺活检明确。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祛痰等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
-06-19CT:左肺上叶实变、渗出较前减少,左肺下叶病灶缓慢增大,评价增大SD,继续安罗替尼治疗。
-09-11CT:左肺下叶病灶增大(46mm×40mm),脾转移瘤增大、增多。评价PD。
五线:-09-17至-30-11行13周期“纳武利尤单抗mg”免疫治疗,疗效评价SD,PFS=6月。
-11-09CT(4周期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后):左肺下叶病灶稍缩小,脾转移瘤缩小。疗效评价缩小SD。
-03-12复查CT:左肺各叶支气管壁增厚伴周围软组织团块(65mm×42mm),肝S6斑片低密度灶,范围较前增大,考虑转移瘤,疗效评价PD。
-03-16再次行右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左侧锁骨上淋巴结)符合淋巴上皮瘤样癌转移。免疫组化:CK(+)、CK5/6(+)、EGFR(+)、Ki-67(约60%+)、NapsinA(-)、P40(+)、TTF-1(-)、VEGF(弱+);原位杂交结果:EBER(+);组织NGS:EGFR、ALK、RET、ROS1、MET、HER2、KRAS、BRAF未见突变。
六线:-04-01开始予“长春瑞滨40mgpoqod”节拍化疗,复查CT疗效评价SD。患者耐受性尚可,无明显不良反应。
-12-08复查CT:左肺各叶支气管壁增厚伴周围软组织团块,边界不清,左肺门上部肿块范围较前增大,肺门血管受侵犯,病灶与心包贴近,疗效评价PD。
小结
医院
本病例讨论
1.患者下一步抗肿瘤治疗方案?PD-L1免疫治疗?卡培他滨?
2.对于肺淋巴上皮瘤样癌患者,治疗上该如何选择,才能达到最优OS?
专家观点概要
1.该患者已经给予了六线治疗,其PD-L1治疗停止一段时间以后,病情基本处于SD+的状态,建议继续结合化疗。
2.该患者已经多线治疗,根据其疾病进展的过程,基本上没有局部治疗介入的可能性,建议考虑全身治疗。下一步治疗可以考虑多西他赛联合安维汀或者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3.对于肺淋巴上皮瘤样癌患者,一线应用时优先选择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PD-1,这是临床应用上证明有效的治疗方案。
病例2浙江大医院
后线免疫治疗病例
第二个病例由浙江大医院李雯教授团队的夏旸教授分享的一例因“咳嗽1周,发现肺部阴影2天”就诊的72岁女性患者。个人史:否认吸烟饮酒史;既往史:既往体健。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病史介绍
CT:右肺下叶肺癌伴右肺下叶不张、右肺中叶局部肺不张,考虑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胸3椎体骨质破坏。
支气管镜:右主下端新生物,粘膜累及第二隆突。
双侧颈部、左侧锁骨上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右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较大者约1.57mm×0.91cm,边界可辨,内部回声不均,皮质增厚,皮髓质分界不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结节内可见杂乱血流信号。双侧腋下淋巴结探及,左侧腋窝较大约1.0cm×0.6cm,右侧腋窝较大约1.4cm×0.4cm,腹股沟淋巴结探及,左侧腹股沟较大约1.1cm×0.4cm,右侧腹股沟较大约1.3cm×0.3cm。
腹部增强CT:肝Ⅳ段囊肿,慢性胆囊炎考虑,盆腔少许积液,直肠术后改变。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头颅增强MRI:未见明显异常。
骨ECT:胸3椎体异常代谢,考虑转移。
初步诊断
肺鳞癌TxN3M1bⅣ期骨转移
Her-ins(p.GdelinsVC)
TPS95%(Dako22C3)
TMB:9.68Muts/Mb
治疗过程
一线建议患者K药单药或免疫联合化疗,但患者因经济原因,选择含铂双药化疗。
治疗方案:多西他赛注射液mgd1+顺铂39mgd1-3方案全身化疗1次,出现不全肠梗阻,房颤伴白细胞低(Ⅳ度骨髓抑制)。
治疗1周期之后复查发现肿瘤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对症处理后好转,肠梗阻症状解除,但患者拒绝第二周期双药化疗。
患者鳞癌,ERBB2YVMAmutation,建议患者afatinib或pyrotinib口服靶向治疗,患者选择阿法替尼。阿法替尼40mgpo。
一个月后复查发现无论是肺不张还是淋巴结都有明显的好转。患者后来出现阿法替尼耐药,PFS=3个月。
CT:右肺下叶肺ca伴阻塞性肺炎/不张、右肺中叶局部肺不张,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考虑,对比前片,纵隔淋巴结较前增大;纵隔病灶累及左心房,多发胸椎、肋骨及右侧肩胛骨骨质改变,考虑转移;右下胸膜增厚,右侧胸腔积液较前略增多。
一线化疗不耐受,二线Pan-HERTKIPFS短,KNO24PD-L1高表达,单药pembrolizumab存在ERBB-2YVMA,考虑患者一线化疗副反应大,最终决定免疫单药治疗,Pembrolizumabmgivgtt,1个周期。
患者2周后开始自觉胸闷气急,咳嗽加重,进食困难。
CT:右肺ca伴阻塞性肺炎/不张,两肺小叶间隔增厚,癌性淋巴管炎可能,较前片明显进展;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纵隔病灶累及左心房、食管,较前片明显进展;两侧胸腔积液伴邻近肺组织膨胀不全,右侧为著,较前明显增多。多发胸椎、肋骨及右侧肩胛骨、肱骨骨质改变,考虑转移。
浙江大医院
专家观点概要
1.对于这种有驱动基因,特别是还包括EGFR和HER2的患者,个人在选择治疗方案上还是特别小心,因为即使PD-L1是高表达,但其是固有的高表达还是调节性的高表达还不能明确,可能会出现超进展。因此选择单药治疗还是需要十分谨慎的。
2.对于驱动基因突变的这部分患者,其相关的免疫微环境在接受TKI药物之后可能会发生改变,那么这就会影响后续的免疫获益的评判。
3.该患者PD-L1的高表达并不是由于TKI的上调造成的,其与HER2突变是同时存在的,因此先用TKI药物,后用免疫治疗。
病例3医院
EGFR19del晚期肺腺癌靶向
治疗耐药后免疫治疗探索病例分享
第三个病例由医院王军教授团队的阎靖芳教授分享的一例因“右肺腺癌多发转移综合治疗后2周余”入院就诊的39岁女性患者。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病史介绍
既往史:-10-30中午11:17行剖宫产,产后大出血,予输血治疗后病情稳定;夜间20:00出现胸闷、气紧,血氧饱和度70%;急诊DSA:双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右肺动脉碎栓术后症状明显缓解。
现病史:
-06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季肋部疼痛不适,因处于妊娠期间未给予重视。
-10-30在行剖宫产术后出现“胸闷、气紧”行胸部CT:右肺上叶占位;双侧胸腔积液;肝脏多发低密度影;脾低密度灶;双侧肾上腺增粗;部分胸、腰椎、右侧部分肋骨、左侧耻骨支多发骨质破坏;下腔静脉滤网植入术后。
行肋骨穿刺病理回报(医院K):符合腺癌,考虑肺来源。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
对石蜡组织行NGS二代测序:EGFR19外显子缺失突、TP53基因突变、PD-L1阴性
初步诊断
右肺腺癌Ⅳ期
肝转移
锁骨淋巴结转移
腰大肌旁软组织转移
胸膜转移
骨转移
治疗过程
-11-26口服奥希替尼靶向治疗,疼痛症状逐渐减轻。-01-09复查胸部CT:右肺占位较前缩小;肝多发低密度灶较前缩小;双肾上腺较前缩小;多发骨质改变。评估治疗有效。-01自行改为网络代购版奥希替尼。-03患者出现左下肢疼痛并逐渐加重,影响日常活动。-03-23医院行PET-CT提示:右肺上叶跨叶生长高代谢肿块(2.2cm×3.3cm),符合肺癌征象,与-01-09外院CT比较后病灶明显增大;右侧胸膜受侵;腰4水平腰大肌旁高代谢淋巴结,考虑转移;多发骨转移。-03月底再次更改为国内市场奥希替尼版本,但左下肢疼痛无明显缓解。-04-16就诊医院,复查胸部CT:右肺中叶外侧段斜裂胸膜下可见一软组织结节,大小约4.4cm×2.4cm,呈深分叶状,边缘见短毛刺,邻近可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右肺中叶外侧段局部支气管截断,扫描层内部分肋骨、多发椎体见密度增高影。病情进展。在医院予下肢局部放射治疗10次(门诊放疗未见病历资料,患者家属自述);同时建议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联合PP方案化疗控制病情。-05-13就诊我院完善CT:右肺中叶肿块(4.1cm×2.6cm);双肺下叶少量炎性改变;双锁区略增大淋巴结;肝右后叶转移;椎体多发转移;右侧第10肋结节。因经济原因患者拒绝再次行NGS二代测序。
-05-15治疗第一周期,药物剂量:纳武利尤单抗mgd1+贝伐珠单抗mgd2+培美曲塞0.8gd3+顺铂30mgd3-5。
-06-11因“自觉气短较前加重”复查胸部CT:右肺肿块明显缩小,锁区淋巴结缩小;多个椎体及部分肋骨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
脑CT(因患者有静脉滤器不能行MR检查):左侧的脑室旁局部的密度略减低结节影,考虑梗塞。
-06-11、-07-08继续原方案治疗第二、三周期。
-07-30复查胸部CT:右肺上叶、中叶交界区不规则肿块影,大小约(1.0cm×0.7cm);肝脏脂肪浸润;肝右后叶低密度结节略缩小(0.9cm),盆腔未见异常。
-07-30、-08-26继续治疗第四、五周期。
-09-16发生车祸,感前胸壁疼痛不适,医院行胸部、颈椎CT:右肺实性微结节影(4mm),肋骨未见明确错位骨折征象;胸2、胸5、胸10椎体成骨改变;腰1、腰2椎体骨水泥填充术后改变;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后改变;颈7椎体楔形改变,伴成骨改变。腹部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病灶进一步缩小,-09-22、-10-20、-11-10、-12-10予纳武利尤单抗免疫联合培美曲塞维持治疗第六、七、八、九周期。
脑CT:1.左侧枕叶陈旧性病灶,请结合临床;2.双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腔隙性梗死、缺血灶;3.副鼻窦炎。
盆腔CT:右肺腺癌多发转移治疗后改变,较-07-30日盆腔CT旧片,双侧附件新发结节)。
妇科超声:子宫前壁下段稍高回声改变--腺肌瘤可能;双侧卵巢显示,呈囊实性改变,未见具体肿块。
-01-05、-02-03、-03-01原方案全身治疗第十、十一、十二周期。-03-31复查腹盆CT:较-07-30上下腹部、-01-07盆腔CT旧片,肝脏右后叶小结节稍缩小(0.6cm);余未见显著变化。
-03-31复查胸部CT:右肺癌复查,胸部CT较-06-11旧片,右肺结节较前缩小(0.8cm×0.5cm);余未见明显改变。
-04-01原方案全身治疗第十三周期。
小结
医院
本病例讨论
1.后续治疗需要持续多久?
2.患者处于妊娠期是否能促进肺癌发展?
专家观点概要
1.该患者的肿瘤负荷非常大,而且肿瘤的相关症状比较明显,因此个人建议后续的维持治疗持续到患者出现进展再终止治疗。
2.个人碰到的妊娠期的肺癌患者,其肿瘤进展确实是比较快的。
3.关于后续治疗,短期可以考虑使用贝伐珠单抗,一旦出现血栓的指标,建议立即停药,应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培美曲塞维持。
此次陆教授周二见肺癌网络MDT会议非常成功,在陆舜教授的带领下,来自上海、广东、浙江和山西的医生们汇聚在一起,讨论了三个精彩病例,促进了肺癌诊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明确了治疗规范。通过各科室专家们思维的碰撞,不仅让线上的专家们受益匪浅,也解决了相关医生的临床实际问题,得到了线上线下参与直播的医生们的一致好评。
各位希望观看MDT直播的朋友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