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圆叶鹿蹄草等的全草。又名鹿蹄草,小秦王草,破血丹(《植物名实图考》),纸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红肺筋草,鹿寿茶(《陕西中草药》),鹿安茶、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12~26cm,全体无毛。根状茎细长,匍匐或斜生,节上
具三角形鳞叶1,不定根纤细,由节部长出,略分枝。叶于基部丛生,4~8;叶柄长2.5~4cm,叶互生,节间极短,薄革质,圆形至卵圆形,长2~5cm,宽2~4cm,先端钝圆,基部圆或近平截,全缘或具不明显的疏锯齿,边缘略向叶背反卷,下面常呈灰蓝绿色,幼时尤显,脉网状,显著。花葶由叶丛中抽出,高17~25cm,具三棱,中部有鳞叶1~2,披针形,长6~10mm。总状花序具花9~13朵,每花具小苞片1,披针形,长6~9mm,与花梗近等长。花大,广钟形,直径15~20mm,花萼5深裂,裂片舌形至
广披针形,长3~3.5mm,宽1~1.3mm,顶端急尖或圆钝;
花冠广钟状,花瓣5,椭圆形或倒卵形,长8~10mm,宽6~8mm,先端钝圆,基部稍窄,白色或稍带粉红色;雄蕊10,花丝略弯曲,花药顶部孔裂,药孔突出成短管;雌蕊1,心皮5,子房上位,扁球形,5室,花柱肉质,弯曲,长约1cm,先端变粗,伸出花外,柱头头状,不明显5裂,蒴果扁球形,直径7~8mm,具5棱,胞背开裂。种子多数,小形,种皮两端凸出,胚乳肉质。花期4~6月。果期6~9月。
功能:能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补肾强骨、止咳、止血。
主治:主肾虚腰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新久咳嗽、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
抗菌作用
鹿衔草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鹿蹄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也均有抑制作用,其MIC分别为:12.5、12.5-50、20-50、50和mcg/ml。
抗孕作用
雌性小鼠每日服鹿衔草煎剂共10天,第5天起与雄鼠合笼共1月,抑制生育达%。服药10-30天,可抑制发情期,引起子宫与卵巢萎缩。
免疫促进作用
鹿衔草50%水煎液能提高活性E一玫瑰花结形成,1:20时的玫瑰花结形成率为34.5±1.48%,正常对照的花结形成率为21.8±2.15%。鹿衔草水煎液还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1:20时的转化率达65.0±0.5%,而生理盐水对照组的转化率为1.0±0.5%,PHA对照组(50个血凝单位)的转化率为76.0±1.O%。
其它作用
熊果甙口服后在体内迅速水解产生氢酮,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在碱性尿中可游离出氢醌而有杀菌作用。但治疗尿路感染效力不强。在田鼠和小鸡的小肠中含有熊果酚及葡萄糖的共同主动转运系统,此系统对上述物质的亲和力受Na+增强,K+抑制。
丢了棒,中药名。为大戟科白桐树属植物白桐树Claoxylonindicum(Reinw.exBl.)Hassk.的根或叶。秋季采,洗净晒干。叶可鲜用。
灌木或乔木,高3-9m。小枝密被白色短柔毛或绒毛,有明显皮孔。叶互生;叶柄长5-14cm,顶端有2枚不明显的小腺体;叶片纸质,阔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9-20cm,宽5-13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圆形或略偏斜,边缘通常有不规则的齿缺,绿色,幼叶两面沿脉被疏柔毛后来脱落,老时近无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序枝及花柄密被茸毛;花小,单性异株,绿白色,无花瓣;雄花序极柔弱,长10-30cm;雄花数朵聚生而疏离;花萼3-4裂,裂片长圆形,长约2mm,外被锈色短柔毛,镊合状;雄蕊18-25,花粉囊上端分离;花盘腺体片状,被毛;无退化雌蕊;雌花序长5-8cm;花萼3裂,裂片三角形,外面密被柔毛;子房密被灰白色短柔毛,2-3室,花柱3,离生。蒴果三角状扁球形,熟时3裂,直径约8mm,红色,密被茸毛。花期5-8月。
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外伤瘀痛。
①《生草药性备要》:祛风湿脚痛,酒顶,用叶七片擂酒服。敷跌打,消肿痛。其根浸酒更妙。
②《本草求原》:治一切风湿酒风。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法风除湿,散瘀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外伤瘀痛,脚气水肿。
八爪金龙,原名:百两金、别名;山豆根、地杨梅、开喉箭、珍珠伞、矮茶、白八爪、高脚凉伞,拉丁文名:Ardisiacrispa(Thunb.)A.DC.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灌木,具匍匐生根的根茎,直立茎除侧生特殊花枝外,无分枝,花枝多,幼嫩时具细微柔毛或疏鳞片。叶片膜质或近坚纸质,椭圆状披针形或狭长圆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稀急尖,基部楔形,产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根、叶有清热利咽、舒筋活血等功效,用于治咽喉痛、扁桃腺炎、肾炎水肿及跌打风湿等症,又用于治白浊、骨结核、痨伤咳血、痈疔、蛇咬伤等。果可食;种子可榨油。
常绿半灌木,高达1米。根木质,细长柱状,有分枝,淡紫棕色,断面淡红色,有褐色小点。茎少分枝,外皮灰褐色。单叶互生,膜质;叶柄长8-15毫米;叶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9-20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近全缘或微波状,常稍反卷,两面及叶缘有细小透明油点。夏季在茎梢开紫色小花,数花排成腋生伞形花序,总花梗长约6厘米;小花梗纤细,长1-2厘米,密被短腺毛;花萼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花冠钟状,5深裂,裂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基部,花丝极短,花药箭形;子房上位,花柱细长,柱头小。核果球形,直径5-7毫米,熟时猩红色,有赤褐色斑点,基部具宿萼,顶端往往有花柱残留;种子1粒
根、叶有清热利咽、舒筋活血等功效,用于治咽喉痛、扁桃腺炎、肾炎水肿及跌打风湿等症,又用于治白浊、骨结核、痨伤咳血、痈疔、蛇咬伤等。
祛风清热,散瘀消肿。
治咽喉肿痛,风火牙痛,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
①《植物名实图考》:通窍,和血,去风。
②《广西药植名录》:散血。治跌打。
③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全草:除风湿,解热毒。
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痨伤咳嗽,喉头生蛾,无名肿毒,蛇咬伤。
④《贵州草药》:清热,利咽,化瘀。
具有明显的抑制甲型流感病毒作用,能显著抑制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具有明显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
应用范围:广泛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引起的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咽部干燥有灼热感、疼痛、充血、水肿、口干、吞咽困难、咯痰不爽、喉咙红肿、咳嗽、发热、小便黄赤、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溃疡、牙周炎、牙龈炎、牙龈肿痛等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还想看
木瓜治好类风湿关节炎,想坐就坐,想走就走
类风湿的治疗方法试试这些治类风湿妙招
类风湿关节炎,农妇使用土方法一次就好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