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4/4 20:15:00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完善的血液循环为细胞和组织提供氧和营养物,并维持内环境稳定。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可导致局部组织甚至器官的充血、水肿、出血、血栓形成、栓塞或梗死的发生。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可以是局部因素所致,也可能是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局部表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①血管内成分溢出血管:水分在组织间隙中增加称水肿,水分在体腔内积聚称积液,红细胞溢出血管称出血。②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异常:动脉血量增加称充血,静脉血量增加称淤血,血管内血量减少称缺血。③血液内出现异常物质:血液有形成分析出或凝固称为血栓形成,血管内出现空气、脂滴、羊水等异常物质阻塞局部血管称为栓塞,由于缺血、栓塞引起的组织坏死称为梗死。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及其所引起的病变常常是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第一节充血和淤血充血(hyperemia)和淤血(congestion)都是指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的增多,但发生的部位、原因、病变和对机体的影响不同。一、充血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的增多,称动脉性充血(arterialhyperemia),一般简称充血,是一种主动过程,表现为局部组织或器官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液输入量增加。(一)常见类型多种原因可通过神经体液作用,使血管舒张神经兴奋性增高或血管收缩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细动脉扩张,血流加快,使微循环动脉血灌注量增多。按发生原因,充血可分为:1.生理性充血指局部组织或器官因生理需要和代谢增强而发生的充血。例如进食后的胃肠道黏膜充血,运动时骨骼肌组织充血,妊娠时子宫充血等。2.病理性充血指各种病理状态下局部组织或器官发生的充血。炎症性充血是较为常见的病理性充血,特别是在炎症反应的早期,由于致炎因子引起的神经轴突反射使血管舒张神经兴奋以及血管活性胺类介质作用,使细动脉扩张充血,局部组织变红和肿胀。较长时间受压的局部组织或器官当压力突然解除后,细动脉发生反射性扩张引起的充血,称减压后充血。如绷带包扎肢体或腹水压迫腹腔内器官,组织内的血管张力降低,若突然解开绷带或一次性大量抽取腹水,局部压力迅速解除,受压组织内的细动脉发生反射性扩张,导致充血。(二)病理变化和后果由于微循环内血液灌注量增多,动脉性充血的器官和组织体积轻度增大。充血若发生于浅表部位时,由于局部微循环内氧合血红蛋白增多,局部组织颜色鲜红,因代谢增强使局部温度增高。镜下见,局部细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动脉性充血常是短暂的血管反应,原因消除后,局部血量恢复正常,通常对机体无不良后果。但在有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基础上,由于情绪激动等原因可造成脑血管(如大脑中动脉)充血、破裂,严重时引起出血性脑卒中。二、淤血局部组织或器官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导致血量增加,称静脉性充血(venoushyperemia),一般简称游血(congestion)。游血是一种被动过程,可发生于局部或全身。(一)原因1.静脉受压多种原因可压迫静脉引起静脉管腔狭窄或闭塞,血液回流障碍,导致组织或器官淤血。例如,肿瘤压迫局部静脉引起相应组织淤血;妊娠时增大的子宫压迫髂总静脉引起下肢淤血;肠疝嵌顿、肠套叠、肠扭转压迫肠系膜静脉引起肠管淤血;肝硬化时,假小叶内纤维组织增生和假小叶的形成,常压迫肝窦和小叶下静脉,静脉回流受阻,门静脉压升高,导致胃肠道和脾脏淤血。2.静脉腔阻塞静脉血栓形成或侵入静脉内的肿瘤细胞形成瘤栓,可阻塞静脉血液回流,局部出现淤血。例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患者会出现患肢的淤血、水肿、疼痛等。组织内静脉有较多的分支,相互联通,可形成侧支循环;只有当较大的静脉干阻塞或多条静脉阻塞,血液不能充分地通过侧支循环时,才会出现淤血。3.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时心脏不能排出正常容量的血液进入动脉,心腔内血液滞留,压力增高,阻碍了静脉的回流,造成淤血。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高血压病后期或心肌梗死等引起左心衰竭,肺静脉压增髙,造成肺淤血。因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硅沉着病等疾病引起肺源性心脏病时,右心出现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常见有肝淤血,严重时脾、肾、胃肠道和下肢也出现淤血。(二)病理变化和后果发生淤血的局部组织和器官常常体积增大、肿胀,重量增加。由于淤血时微循环的动脉血灌注量减少,血液内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而还原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发生于体表的游血可见局部皮肤呈紫蓝色,称发绀(cyanosis)由于局部血流停滞,毛细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体表温度下降。镜下见细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过多的红细胞积聚。毛细血管淤血导致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和缺氧,其通透性增加,水、盐和少量蛋白质可漏出,漏出液潴留在组织内引起淤血性水肿(congestiveedema)。漏出液积聚在浆膜腔时称为积液,如胸腔积液(胸水)、腹腔积液(腹水)和心包腔积液等。毛细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增高或破裂,引起红细胞漏出,形成小灶性出血,称游血性出血(congestivehemorrhage)。出血灶中的红细胞碎片被吞噬细胞吞噬,血红蛋白被溶酶体酶分解,析出含铁血黄素(hemosiderin)并堆积在吞噬细胞胞质内,这种细胞称含铁血黄素细胞。淤血的后果取决于器官或组织的部位和类型、淤血的程度和时间长短等因素。短时间的淤血后果轻微。长时间的淤血又称慢性淤血(chroniccongestion),由于局部组织缺氧,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和代谢中间产物堆积和刺激,导致实质细胞萎缩、变性甚至死亡;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并且组织内网状纤维胶原化,器官逐渐变硬,出现游血性硬化(congestivesclerosis)。(三)重要器官的淤血临床上常见的重要器官淤血为肺淤血和肝淤血,分述如下,以说明淤血的病变和后果。1.肺淤血由左心衰竭引起,左心腔内压力升高,阻碍肺静脉回流,造成肺淤血。急性肺淤血时肺体积增大,暗红色,切面流出泡沫状红色血性液体。镜下,其特征是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壁变厚,可伴肺泡间隔水肿,部分肺泡腔内充满水肿液,可见出血。慢性肺淤血时,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更为明显,还可见肺泡间隔变厚和纤维化。肺泡腔内除有水肿液及出血外,还可见大量吞噬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即心衰细胞(heartfailurecells)(图3-1)。肺淤血性硬化时质地变硬,呈棕褐色,称为肺褐色硬化(brownduration)。肺淤血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气促、发绀等。急性肺淤血发生严重肺水肿,患者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面色如土、呼吸困难,有濒死感,可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危及生命。2.肝淤血常由右心衰竭引起,肝静脉回流心脏受阻,血液淤积在肝小叶循环的静脉端,致使肝小叶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淤血。急性肝淤血时,肝脏体积增大,呈暗红色。镜下,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充满红细胞,严重时可有小叶中央肝细胞萎缩、坏死。小叶外围汇管区附近的肝细胞由于靠近肝小动脉,缺氧程度较轻,可仅出现肝脂肪变性。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淤血区)、黄(肝脂肪变区)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称为槟榔肝(nutmegliver)(图3-2)。肝小叶中央肝窦高度扩张淤血、出血,肝细胞萎缩,甚至消失。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脂肪变性(图3-3)。如果长期的严重肝淤血,肝小叶中央肝细胞萎缩消失,网状纤维塌陷后胶原化,肝窦旁的贮脂细胞(Itocells)增生,合成胶原纤维增多,加上汇管区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致使整个肝脏的间质纤维组织增多,形成游血性肝硬化(congestivelivercirrhosis)。患者临床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肝功损害的表现。第二节出血血液从血管或心腔溢出,称为出血(hemorrhage)。毛细血管出血常常发生于慢性淤血;大动脉、大静脉的破裂性出血则常由于血管外伤引起,或由于炎症和肿瘤侵蚀血管壁所引起。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出血可分为内出血(指血液溢入体腔或组织内)和外出血(指血液流出体外)。一、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出血有生理性出血和病理性出血。前者如月经期的子宫内膜出血;后者多由创伤、血管病变及凝血机制障碍等引起。按血液溢出的机制可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一)破裂性出血破裂性出血乃由心脏或血管壁破裂所致,一般出血量较多。原因有:1.血管机械性损伤如割伤、刺伤、弹伤等。2.血管壁或心脏病变如心肌梗死后形成的室壁瘤、主动脉瘤或动脉粥样硬化破裂等。3.血管壁周围病变侵蚀如恶性肿瘤侵及其周围的血管,结核性病变侵蚀肺空洞壁的血管,消化性溃疡侵蚀溃疡底部的血管等。4.静脉破裂常见于肝硬化时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毛细血管破裂此类出血多发生于局部软组织的损伤。(二)漏出性出血由于微循环的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静脉通透性增高,血液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受损的基底膜漏出血管外,称为漏出性出血。常见原因为:1.血管壁的损害这是很常见的出血原因,常由于缺氧、感染、中毒等因素的损害引起。如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立克次体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蛇毒、有机磷中毒等损伤血管壁致通透性增高;维生素c缺乏时毛细血管壁脆性和通透性增加;过敏性紫癜时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着于血管壁引起变态反应性血管炎。2.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内广泛性肿瘤转移等均可使血小板生成减少;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使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某些药物在体内诱发免疫反应,所形成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吸附于血小板表面,使血小板连同免疫复合物被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的内毒素及外毒素也有破坏血小板的作用。在血液中血小板数少于5×/L时,即有出血倾向。3.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因子Ⅷ(血友病A)、Ⅸ(血友病B)、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以及Ⅳ、Ⅴ、Ⅶ、Ⅹ、Ⅺ等因子的先天性缺乏;肝实质疾患如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凝血因子Ⅶ、Ⅸ、X合成减少;DIC时凝血因子消耗过多等。二、出血的病理变化(一)内出血很多部位都可以发生内出血,血液积聚于体腔内称体腔积血,如心包积血、胸腔积血、腹腔积血和关节腔积血。在组织内局限性的大量出血,称为血肿(hematoma),如脑硬膜下血肿、皮下血肿、腹膜后血肿等。少量出血时仅能在显微镜下看到组织内有数量不等的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存在。(二)外出血鼻黏膜出血排出体外称鼻出血;肺结核空洞或支气管扩张出血经口腔排出到体外称为咯血;消化性溃疡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经口腔排出到体外称为呕血;结肠、胃出血经肛门排出称便血;泌尿道出血经尿排出称为尿血;微小的出血进入皮肤、黏膜、浆膜面形成较小(直径1?2mm)的出血点称为瘀点(petechiae);而稍微大(直径3?5mm)的出血称为紫癜(purpum);直径超过1?2cm的皮下出血灶称为瘀斑(ecchymosis)。这些局部出血灶的红细胞被降解,由巨噬细胞吞噬,血红蛋白(呈红-蓝色)被酶解转变为胆红素(bilirubin,呈蓝绿色),最后变成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成为出血灶的特征性颜色改变。在有广泛性出血的患者,由于大量的红细胞崩解,胆红素释出,有时发展为黄疸。三、出血的后果缓慢少量的出血,多可自行停止,主要由于局部受损血管发生反射性收缩使破损处缩小,或血管受损处血小板黏集经凝血过程形成血凝块,阻止继续出血。少量局部组织出血或体腔积血,可通过吸收或机化消除;较大的血肿吸收不完全则可机化或纤维包裹。出血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出血的类型、出血量、出血速度和出血部位。破裂性出血若出血过程迅速,在短时间内丧失循环血量20%~25%时,可发生出血性休克。漏出性出血,若出血广泛时,如肝硬化因门静脉高压发生广泛性胃肠道黏膜出血,亦可导出血性休克。发生在重要器官的出血,即使出血量不多,亦可引起严重的后果,如心脏破裂引起心包内积血,由于心脏压塞,可导致急性心功能不全。脑出血,尤其是脑干出血,因重要的神经中枢受压可致死亡。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出血,可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如脑内囊出血引起对侧肢体的偏瘫;视网膜出血可引起视力消退或失明。慢性反复性出血还可引起缺铁性贫血。第三节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thrombosis)。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thrombus)。血液有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生理状态下,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不断而有限地被激活,产生凝血酶,形成微量的纤维蛋白,沉着于心血管内膜上,但其又不断地被激活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所溶解。同时被激活的凝血因子也不断地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上述凝血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动态平衡,既保证了血液潜在的可凝固性,又保证了血液的流体状态。若在某些诱发凝血过程的因素作用下,上述的动态平衡被破坏,触发了凝血过程,便可形成血栓。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流动状态由于血小板的活化和凝血因子被激活致血液发生凝固。血栓形成的条件包括: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流状态的异常以及血液凝固性增加。(一)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心血管内膜的内皮细胞具有抗凝和促凝两种功能特性,在生理情况下,以抗凝作用为主,从而使心血管内血液保持液体状态。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机制如下:1.屏障作用完整的内皮细胞把血液中的血小板、凝血因子和有高度促凝作用的内皮下细胞外基质分隔开。2.抗血小板黏集作用内皮细胞能够合成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和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这些物质具有抑制血小板黏集作用;也能分泌二磷酸腺苷酶(ADP酶),降解ADP和抑制血小板凝集。3.合成抗凝血酶或凝血因子①合成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能与血液中凝血酶结合后激活抗凝血因子蛋白C,后者与内皮细胞合成的蛋白S协同作用,灭活凝血因子V和Ⅷ;②合成膜相关肝素样分子,该分子能与抗凝血酶HI结合,灭活凝血酶、凝血因子X、Ⅸ等;③合成蛋白S,协同灭活凝血因子。4.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合成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因子(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促使纤维蛋白溶解,以清除沉着于内皮细胞表面的纤维蛋白。然而,内皮细胞也可通过以下机制促进血液凝固。1.激活外源性凝血过程内皮细胞损伤时释出组织因子,激活外源性的凝血过程。2.辅助血小板黏附内皮损伤时释放出vWF,介导血小板与内皮下胶原的黏附。3.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内皮细胞分泌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因子的抑制因子(inhibitorsofplasminogenactivator,PAIs),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在正常情况下,完整的内皮细胞主要起抑制血小板黏附和抗凝血作用,但在内皮损伤或被激活时,则引起局部凝血(图3-4)。心血管内膜的损伤,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内皮细胞损伤后,暴露出内皮下的胶原,激活血小板和凝血因子Ⅻ,启动了内源性凝血过程。与此同时,损伤的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凝血因子Ⅶ,启动外源性凝血过程。在启动凝血过程中,血小板的活化极为重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连续的反应:1.黏附反应(adhesion)血小板黏附于内皮下胶原的过程需要vW因子的参与,该因子将血小板表面的整合素(integrin)、糖蛋白Ib与胶原纤维连接起来,介导血小板的黏附过程。此外,血小板也可直接通过胶原受体与胶原结合。2.释放反应(releasereaction)黏附后,血小板被激活,释放含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V因子、vW因子、血小板第Ⅳ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等的α颗粒和含入ADP、ATP、Ca2+、组胺、5-轻色胺、肾上腺素等的δ颗粒,以及颗粒内的物质,其中Ca2+参与血液凝固的连锁反应过程,而ADP是血小板与血小板间黏集的强有力介质。3.黏集反应(aggregation)在Ca2+、ATP和血小板产生的血栓素A2(thromboxaneA2,TXA2)的作用下,血流中血小板不断地黏集,同时又不断地释放ADP和血栓素A2,使更多的血小板彼此黏集成血小板黏集堆。血小板黏集堆在形成初始阶段是可逆的,随着外源性凝血过程激活,凝血酶产生并与血小板表面的受体结合,使血小板黏集堆进一步增大、收缩,变为不可逆性血小板融合团块,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将血小板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成为血栓形成的起始点。凝血酶是血栓形成的核心成分,因此也成为临床治疗血栓的靶点。心血管内膜损伤导致血栓形成,多见于风湿性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区的心内膜、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创伤性或炎症性的动、静脉损伤部位等。缺氧、休克、败血症和细菌内毒素等可引起全身广泛的内皮损伤,激活凝血过程,造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全身微循环内形成血栓。(二)血流状态的异常血流状态异常主要指出现血流减慢和血流产生漩涡等改变,有利于血栓的形成。正常血流中,红细胞和白细胞在血流的中轴(轴流),其外是血小板,最外是一层血浆(边流)。血浆将血液的有形成分与血管壁隔开,阻止血小板与内膜接触和激活。当血流减慢或产生漩涡时,血小板可进入边流,增加与内膜的接触机会和黏附内膜的可能性。在血流减慢和产生漩涡时,被激活的凝血因子和凝血酶在局部易达到凝血所需的浓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难以察觉到血流缓慢时内膜的变化,但电子显微镜下,可发现内皮细胞胞质出现空泡甚至溶解,内皮下的胶原被暴露。静脉比动脉发生血栓多4倍,而下肢深静脉和盆腔静脉血栓常发生于心力衰竭、久病和术后卧床患者,也可伴发于大隐静脉曲张的静脉内。静脉血栓多见的原因是:①静脉内静脉瓣膜处的血流不但缓慢,而且出现漩涡,因而静脉血栓形成常以瓣膜处为起始点;②静脉血流有时出现短暂的停滞;③静脉壁较薄,容易受压;④血流通过毛细血管到达静脉后,血液的黏性有所增加。虽然心脏和动脉内的血流快,不易形成血栓,但在二尖瓣狭窄时的左心房、动脉瘤内或血管分支处血流缓慢及,出现涡流时,则易并发血栓形成。(三)血液凝固性增加血液凝固性增加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bloodhypercoagulability)。此状态可见于原发性(遗传性)和继发性(获得性)疾病。1.遗传性高凝状态最常见为第V因子基因突变。患有复发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中,出现第V因子基因突变率高达60%。突变的第V因子基因编码蛋白能抵抗激活的蛋白C对它的降解,蛋白C失去抗凝作用,第V因子容易处于激活状态,因此造成血液高凝状态。遗传性高凝血状态还与抗凝血酶Ⅲ、蛋白C或蛋白S的先天性缺乏有关。2.获得性高凝状态广泛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如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胃癌等,由于癌细胞释放出促凝因子,如组织因子等,致出现多发性、反复发作的血栓性游走性脉管炎(migratoryphlebitis)或非细菌性血栓性内膜炎。黏液癌细胞释出的黏液含半胱氨酸蛋白酶,能直接激活X因子,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如V、Ⅶ、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也常升高,血液常处于髙凝状态。出现DIC时,血液凝固性的增髙是由于一系列因素所诱发的凝血因子激活和组织因子的释放所致。在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或产后导致大失血时,血液浓缩,血中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及其他凝血因子(Ⅻ、Ⅶ)的含量增多,以及血中补充大量幼稚的血小板,其黏性增加,易于发生黏集而形成血栓。此外,血小板增多以及黏性增加也可见于妊娠期高血压、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吸烟和肥胖症等。必须强调,上述血栓形成的条件往往是同时存在的。虽然心血管内膜损伤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但在不同的状态下,血流缓慢及血液凝固性的增高也可能是重要的因素。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形态(一)形成过程在血栓形成的过程中,首先是血小板黏附于内膜损伤后裸露的胶原表面,被胶原激活后发生肿胀变形,随后释出血小板颗粒,再从颗粒中释放出ADP、血栓素A2、5-HT及血小板第Ⅳ因子等物质,使血流中的血小板不断地在局部黏附,形成可逆的血小板小堆。随着内源及外源性凝血途径启动,变为不可逆的血小板血栓,成为血栓的起始点(图3-5)。血小板血栓在镜下呈无结构的淡红色,其间可见少量纤维蛋白。电镜下见血小板的轮廓,但颗粒消失。由于不断生成的凝血酶、ADP和血栓素A2的协同作用,使血流中的血小板不断激活和黏附于血小板血栓上,致其不断增大。由于血小板血栓的阻碍,血流在其下游形成漩涡,形成新的血小板小堆。如此反复进行,血小板黏附形成不规则梁索状或珊瑚状突起,称为血小板小梁在血小板小梁间则由有大量红细胞的纤维蛋白网填充(图3-6)。血栓形成后的发展、形态和组成以及血栓的大小,取决于血栓发生的部位和局部血流状态。(二)类型和形态血栓类型可分为以下四种:1.白色血栓白色血栓(palethrombus)常位于血流较快的心瓣膜、心腔内和动脉内,例如在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时,在二尖瓣闭锁缘上形成的血栓为白色血栓。在静脉性血栓中,白色血栓位于延续性血栓的起始部,即血栓的头部。肉眼观察白色血栓呈灰白色小结节或赘生物状,表面粗糙、质实,与血管壁紧密黏着不易脱落。镜下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蛋白构成,又称血小板血栓或析出性血栓。2.混合血栓静脉血栓在形成血栓头部后,其下游的血流变慢和出现漩涡,导致另一个血小板小梁状的凝集堆形成。在血小板小梁之间的血液发生凝固,纤维蛋白形成网状结构,网内充满大量的红细胞。由于这一过程反复交替进行,致使所形成的血栓在肉眼观察时呈灰白色和红褐色层状交替结构,称为层状血栓,即混合血栓(mixedthrombus)(图3-7)。静脉内的延续性血栓的体部为混合血栓,呈粗糙、干燥、圆柱状,与血管壁粘连。有时可辨认出灰白与褐色相间的条纹状结构(图3-8)。发生于心腔内、动脉粥样硬化溃疡部位或动脉瘤内的混合血栓可称为附壁血栓(muralthrombus)。发生于左心房内的血栓,由于心房的收缩和舒张,混合血栓呈球状。镜下混合血栓主要由淡红色无结构的呈分支状或不规则珊瑚状的血小板小梁(肉眼呈灰白色)和充满小梁间纤维蛋白网的红细胞(肉眼呈红色)所构成,血小板小梁边缘可见有中性粒细胞附着,这是由于纤维蛋白崩解对白细胞有趋化作用所致。3.红色血栓红色血栓(redthrombus)主要见于静脉内,当混合血栓逐渐增大并阻塞血管腔时,血栓下游局部血流停止,血液发生凝固,成为延续性血栓的尾部。红色血栓形成过程与血管外凝血过程相同。镜下见在纤维蛋白网眼内充满血细胞,其细胞比例与正常血液相似,绝大多数为红细胞和呈均匀分布的少量白细胞。肉眼上红色血栓呈暗红色,新鲜时湿润,有一定弹性,与血管壁无粘连,与死后血凝块相似。经过一定时间后,由于血栓内的水分被吸收而变得干燥、无弹性、质脆易碎,可脱落形成栓塞。4.透明血栓透明血栓(hyalinethrombus)发生于微循环的血管内,主要在毛细血管,因此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又称为微血栓(micro-thmmbus)。透明血栓主要由嗜酸性同质性的纤维蛋白构成,又称为纤维素性血栓(fibrinousthrombus),最常见于DIC。三、血栓的结局(一)软化、溶解和吸收新形成的血栓内的纤溶酶激活和白细胞崩解释放的溶蛋白酶可使血栓软化并逐渐被溶解。血栓的溶解快慢取决于血栓的大小和新旧程度。小的新鲜血栓可被快速完全溶解;大的血栓多为部分软化,若被血液冲击可形成碎片状或整个脱落,随血流运行到组织器官中,在与血栓大小相应的血管中停留,造成血栓栓塞。(二)机化和再通如果纤溶酶系统活性不足,血栓存在时间较长时则发生机化。在血栓形成后的1?2天,已开始有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从血管壁长入血栓并逐渐取代血栓。由肉芽组织逐渐取代血栓的过程,称为血栓机化。较大的血栓约2周便可完全机化,此时血栓与血管壁紧密黏着不再脱落。在血栓机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被吸收,血栓干燥收缩或部分溶解而出现裂隙,周围新生的血管内皮细胞长入并被覆于裂隙表面形成新的血管,并相互吻合沟通,使被阻塞的血管部分重建血流,这一过程称为再通(recanalization)(图3-9)。(三)钙化若长时间存在的血栓可发生钙盐沉着,称为钙化(calcification)。血栓钙化后成为静脉石(phlebolith)或动脉石(arteriolith)。机化的血栓,在纤维组织玻璃样变的基础上也可发生钙化。四、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血栓形成对破裂的血管起止血作用,这是对机体有利的一面。如慢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底部和肺结核性空洞壁的血管,在病变侵蚀前已形成血栓,可避免大出血的可能性。但多数情况下,血栓形成对机体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这取决于血栓的部位、大小、类型和血管腔阻塞的程度,以及有无侧支循环的建立。(一)阻塞血管动脉血管管腔未完全阻塞时,可引起局部器官或组织缺血,实质细胞萎缩。若完全阻塞而又无有效的侧支循环时,则引起梗死。如脑动脉血栓引起脑梗死;心冠状动脉血栓引起心肌梗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时引起患肢的梗死,合并腐败菌感染而发生坏疽等。静脉血栓形成发生于浅表静脉时,由于有丰富的侧支循环,通常不引起明显的症状;发生于深部静脉时,若未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则引起淤血、水肿、出血,甚至坏死(如肠出血性梗死)。(二)栓塞当血栓与血管壁黏着不牢固时,或在血栓软化、碎裂过程中,血栓的整体或部分脱落成为栓子,随血流运行,引起栓塞。深部静脉形成的血栓或在心室、心瓣膜上形成的血栓最容易脱落成为栓子。若栓子内含有细菌,可引起组织的败血性梗死或脓肿形成。(三)心瓣膜变形风湿性心内膜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心瓣膜上可反复形成血栓,发生机化后可使瓣膜增厚变硬、瓣叶之间粘连,造成瓣膜口狭窄;瓣膜增厚、卷缩,腱索增粗缩短,则引起瓣膜关闭不全。(四)广泛性出血DIC时微循环内广泛性纤维素性血栓形成可导致广泛性出血。由于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羊水栓塞、癌肿等原因致使促凝物质释放入血液,启动外源性凝血;或由于感染、缺氧、酸中毒等引起广泛性内皮细胞损伤,启动内源性凝血,引起微血管内广泛性纤维素性血栓形成,主要发生在肺、肾、脑、肝、胃肠、肾上腺和胰腺等器官,导致组织广泛坏死及出血。在纤维蛋白凝固过程中,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加上纤维素形成后促使血浆素原激活,血液凝固障碍,可引起患者全身广泛性出血和休克,称耗竭性凝血障碍病(consumptioncoagulopathy)。第四节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embolism)。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embolus)。栓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最常见的栓子是脱落的血栓或其节段,其他的栓子包括脂肪滴、空气、羊水和肿瘤细胞团等。一、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子一般随血流方向运行(图3-10),最终停留在口径与其相当的血管并阻断血流。来自不同血管系统的栓子,其运行途径不同。1.静脉系统和右心腔栓子来自体静脉系统或右心腔的栓子随血流进入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引起肺栓塞。某些体积小而又富于弹性的栓子(如脂肪栓子)可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回流入左心,再进入体循环系统,阻塞动脉小分支。2.主动脉系统和左心腔栓子来自主动脉系统或左心腔的栓子,随动脉血流运行,阻塞于各器官的小动脉内,常见于脑、脾、肾及四肢的指、趾部等。3.门静脉系统栓子来自肠系膜静脉等门静脉系统的栓子,可引起肝内门静脉分支的栓塞。4.交叉性栓塞(crossedembolism)又称反常性栓塞(paradoxicalembolism),偶见来自右心腔或腔静脉系统的栓子,在右心腔压力升高的情况下通过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到达左心,再进入体循环系统引起栓塞。罕见有静脉脱落的小血栓经肺动脉未闭的动脉导管进入体循环而引起栓塞。5.逆行性栓塞(retrogradeembolism)极罕见于下腔静脉内血栓,在胸、腹压突然升高(如咳嗽或深呼吸)时,使血栓一时性逆流至肝、肾、髂静脉分支并引起栓塞。二、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栓塞主要分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四种类型。(一)血栓栓塞由血栓或血栓的一部分脱落引起的栓塞称为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血栓栓塞是栓塞最常见的原因,占所有栓塞的99%以上。由于血栓栓子的来源、大小和栓塞部位的不同,对机体的影响也有所不同。1.肺动脉栓塞造成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m)的栓子95%以上来自下肢膝以上的深部静脉,特别是胭静脉、股静脉和髂静脉,偶尔可来自盆腔静脉或右心附壁血栓。根据栓子的大小和数量,其引起栓塞的后果不同:①中、小栓子多栓塞肺动脉的小分支:常见于肺下叶,除多发性或短期内多次发生栓塞外,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因为肺有双重血液循环,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间有丰富的吻合支,侧支循环可起代偿作用。这些栓子可被溶解而消失或机化。若在栓塞前,肺已有严重的淤血,微循环内压升高,使支气管动脉供血受阻,可引起肺组织的出血性梗死。②大的血栓栓子栓塞肺动脉主干或大分支(图3-11):较长的栓子可同时阻塞于肺动脉主干分叉处,称为骑跨性栓塞(saddleembolism)。患者可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休克等症状。严重者可因急性呼吸和循环衰竭死亡(猝死)。③若栓子小且数目多,可广泛地栓塞肺动脉多数小分支,亦可引起右心衰竭猝死。肺动脉栓塞引起猝死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①肺动脉主干或大分支栓塞时,肺动脉内阻力急剧增加,造成急性右心衰竭;同时肺缺血缺氧,左心回心血量减少,冠状动脉灌流量不足导致心肌缺血;②动物实验及临床资料表明,肺栓塞刺激迷走神经,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肺动脉、冠状动脉、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致急性右心衰竭和窒息;血栓栓子内血小板释出5-HT及血栓素A2,亦可引起肺血管的痉挛,故新鲜血栓栓子比陈旧性血栓栓子危害性大。2.体循环动脉栓塞约80%体循环动脉栓塞的栓子来自左心腔,常见有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心瓣膜上的赘生物、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附壁血栓、心肌梗死区心内膜上的附壁血栓,其余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溃疡或动脉瘤的附壁血栓,罕见有来自腔静脉的栓子,通过房间隔缺损进入左心,发生交叉性栓塞。动脉栓塞的主要部位为下肢、脑、肠、肾和脾。栓塞的后果取决于栓塞的部位和局部的侧支循环情况以及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当栓塞的动脉缺乏有效的侧支循环时,可引起局部组织的梗死。上肢动脉吻合支丰富,肝脏有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故很少发生梗死。(二)脂肪栓塞循环血流中出现较大脂肪滴并阻塞小血管,称为脂肪栓塞(fatembolism)脂肪栓塞的栓子常来源于长骨骨折、脂肪组织严重挫伤和烧伤,这些损伤可导致脂肪细胞破裂和释出脂滴,由破裂的骨髓血管窦状隙或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脂肪栓塞。脂肪肝时,由于上腹部猛烈挤压、撞击,使肝细胞破裂释放出脂滴进人血流。在非创伤性的疾病如糖尿病、酗酒和慢性胰腺炎血脂过高或精神受强烈刺激,过度紧张使呈悬乳状态的血脂不能保持稳定而游离并互相融合形成脂肪滴。创伤性脂肪栓塞时,脂肪栓子从静脉入右心腔,再到达肺,直径大于20mm的脂滴栓子引起肺动脉分支、小动脉或毛细血管的栓塞;直径小于20mm的脂滴栓子可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经肺静脉至左心达体循环的分支,引起全身多器官的栓塞。最常阻塞脑的血管,引起脑水肿和血管周围点状出血。少量脂肪栓塞组织和器官可无肉眼变化,仅在组织的冷冻切片脂肪染色时可见小血管腔内有脂滴。发生脂肪栓塞的患者在损伤后1?3天内可出现突发性的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从脂滴释出的游离脂肪酸还能引起局部中毒,损伤内皮细胞,出现特征性的瘀斑皮疹,也可能与血小板黏附在脂滴上数量迅速减少有关。脑脂肪栓塞引起的神经症状包括兴奋、烦躁不安、谵妄和昏迷等。脂肪栓塞的后果取决于栓塞部位及脂滴数量的多少。少量脂滴入血,可被巨噬细胞吞噬吸收,或由血中脂酶分解清除,无不良后果。若大量脂滴(9?20g)短期内进入肺循环,使75%的肺循环面积受阻时,可引起窒息和因急性右心衰竭而死亡。(三)气体栓塞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液循环或原溶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而阻塞心血管,称为气体栓塞(gasembolism)。前者为空气栓塞(airembolism),后者是在高气压环境急速转到低气压环境的减压过程中发生的气体栓塞,称减压病(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