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fever)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时,产热增加和(或)散热减少,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儿童正常肛温为36.9~37.5℃,腋温为36~37℃,正常温度个体略有差异。儿童新陈代谢旺盛,体温与青壮年相近,但高于老年人;一般清晨体温最低,下午至傍晚最高,一天内波动小于1℃;儿童夏季体温稍高,喂奶、餐后、运动、哭吵、室温过高及衣被过厚等均可使体温稍微升高。由于腋表测温方便简单,不易引起交叉感染及意外,目前儿科临床多采用腋表测温,测量时间为5分钟,当环境温度过低或者患儿循环障碍时,腋表所测体温偏低,需采用肛表测温2分钟。
一、发生机制(一)致热源性发热1.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中枢重新发出冲动,一方面骨骼肌阵缩(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交感神经兴奋使散热减少。这一综合调节使产热大于散热,导致发热。
2.外源性致热源种类繁多,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病毒及各种细菌毒素等)、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物质、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外源性致热源常为大分子,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而是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嗜酸性粒细胞等,使其产生内源性致热源而发热。
(二)非致热源性发热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
2.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3.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炎、心力衰竭等。
二、病因(一)根据热度分类通常以腋表测量为准。1.低热(37.3~38℃)常见于夏季热等。2.中度热(38.1~38.9℃)常见于结核等。3.高热(39.0~41.0℃)常见于感染、败血症等。4.超高热(≥41℃)常见于中枢调节障碍等。(二)根据热型分类小儿热型不如成人典型,常见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等6种。随着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热型干扰,目前已经很难见到典型热型。故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较小。
(三)根据热程度分类1.短期发热发热持续时间在2周以内。在儿科常见,大多数属于感染性发热,多伴有局部症状及体征,结合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不难。常见于病毒感染等。
2.长期发热持续时间≥2周。主要由于非感染性因素导致,非感染性疾病有免疫性疾病(川崎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热、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血清病、炎性肠病等)、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等)、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疾病、尿崩症、夏季低热等。在诊断非感染性疾病之前必须排除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包括肺外结核)、链球菌感染后综合征和感染后低热、慢性感染性病灶或小脓肿等。
3.慢性发热发热时间超过1个月。原因与长期发热相似。
(四)根据病因分类1.感染性发热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病原引起的全身或局灶性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占首位(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其次为肠道感染(病毒性、细菌性肠炎等)、泌尿系统感染(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及脑膜脑炎等)、心血管系统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等)、肝胆系统感染(病毒性肝炎、肝脓肿、胆管炎等)等。还可见于咽后壁脓肿、肛周脓肿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脓毒症或败血症等也不少见,其他感染如结核、伤寒、风疹、麻疹、幼儿急疹、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等也可引起发热。近年来,手足口病、禽流感、甲流等传染病常需在发热门诊中加以鉴别,疫苗预防接种引起的发热也明显增加。
2.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炎症:
组织细胞坏死吸收及组织蛋白分解导致吸收热。常见机械、物理或化学性损伤,血管栓塞所致缺血性坏死,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朗格汉组织细胞增生症等),溶血反应和肌肉溶解综合征等。
(2)免疫性疾病:
有类风湿关节炎、川崎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病、风湿热、白塞病、药物热、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血清病、炎症性肠病等。
(3)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相关疾病:
有捂热综合征、广泛性皮肌炎、烧伤、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等散热障碍,暑热症、严重脱水、心力衰竭所致血液循环障碍,惊厥、癫痫持续状态常因产热较多而散热滞后引起一过性体温升高,小婴儿长期摄入蛋白质过高、高热能饮食及甲亢。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属于功能性低热范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影响正常体温调节过程,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临床出现低热和其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①原发性低热: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体温波动多在0.5℃以内;②感染后低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正常所致,常出现在病毒、细菌等感染性疾病痊愈后;③夏季低热:仅发生于夏季,秋凉后自行消退,每年反复,连续数年后可自行消失,多见于营养不良或大脑发育不全婴幼儿;④生理性低热: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月经前低热等。
(5)累及体温调节中枢:
特点是高热无汗及退热药无效,常见于重度安眠药中毒、颅脑损伤、大脑发育不全、中毒性脑病、脑炎后遗症、小婴儿脱水热、高钠血症(垂体性或肾性尿崩症等)、慢性间脑综合征等。
(6)其他:
药物中毒(阿托品、阿司匹林、苯丙胺、咖啡因等)、输液反应及免疫缺陷病等。
三、诊断思路发热可见于多种疾病,鉴别主要依靠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
(一)了解流行病学资料重视收集患儿年龄、患病季节、居住地、感染病接触史、预防接种史等流行病学资料和机体免疫情况。不同年龄感染性疾病发生率不同,年龄越小,发生细菌感染的危险性越大,新生儿12%~32%为严重感染所致。对发热患儿应注意询问周围有无传染病或感染源接触史,如结核、肝炎、手足口病、麻疹接触史,有无死禽、鸽子接触、蚊虫叮咬等。对于一些机体免疫状态低下的患儿,如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免疫缺陷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化疗、器官移植后等,患儿发生细菌感染、严重感染和机会致病菌(真菌、卡氏肺孢子菌等)感染的风险更大。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