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疽”而死的历史人物
《史记》记载到: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后人猜测范增在被项羽怀疑后心气拂郁于内,积不得解,最终患疽,不得治而亡。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也是得此病去世的,《明史》记载:十七年,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
历史上著名田园诗人孟浩然,在*治上备受打击,心情郁结,开元二十六年夏,孟浩然患背疽,卧于襄阳,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除去这些,仅仅以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为例,有张守琏、李洧、朱穆、盖勋、刘焉、刘表薛存庆、曹休、阎宝、龙敏、和凝、韩令坤、张澹、卞衮、明镐、刘羲叟、张嵘、周克明等等。或许他们不为大家熟知,但的的确确是患疽背而亡。
这里历史人物之所以会死,并不是因为疽为绝症,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忌口!!!!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喜欢喝酒!!!!除了徐达是因为朱元璋送他吃了一只鹅而背疽崩发而亡,其余都是因为喝酒!!!因为痈疽最忌发物,而酒和鹅都是大发物,下面我们将绝大多数发物整理成表格公布如下:
接下来我的看看关于疽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
“疽发背而亡”
“疽发背而亡”的意思就是得了疽病,民间常称“搭背”,不治身亡,“疽搭背”可视作这种病的名字。那“疽”是一种怎样的病症呢?到底有多么难医治?
“疽”在中医指局部皮肤肿胀坚硬而皮色不变的毒疮,指气血为毒邪所阻滞,而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这些脓疮深而重。
现中医讲疽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史料是在宋朝之后才有“有头疽”的记载。
有头疽生长于肌肤间,以局部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脓头,红肿热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亦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无头疽是多种发生在骨骼与关节间的化脓性疾病的统称,它们漫肿色白,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并能形成瘘管。
中医指的一种毒疮:痈疽。
疽
病名。指气血为毒邪所阻滞,而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见《五十二病方》。《灵枢·痈疽》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其特点为疮肿深而重。宋以前之疽仅指无头疽,自宋《卫济宝书》始见有头疽的描述。现中医按疽病早期有头和无头而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两大类。
有头疽如脑疽,发背,搭手等,初期顶如栗米,根脚坚硬,发痒发痛,日后根盘渐大,脓头渐多,色红灼热,溃破后,状如蜂巢,一般属阳证。若兼见神志不清,气息急促等全身症状,为痈毒内陷,属危象,包括脓毒败血证等类型。
无头疽发于骨骼肌肉深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溃后易损伤筋骨,类似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局部皮肤下发生的疮肿。有关疽的解释历来不尽相同。
《内经》中痈疽为一切疮疡的统称。历代外科医家根据各自的师承和经验,将很多种现在看来属性不同、治疗各异的病都冠以“疽”名,如《内经》所说的“猛疽”是指锁喉痈(颏部蜂窝组织炎)。
《医宗金鉴》所说的“禽疽”是指背部的丹毒(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特点是病起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变红,焮热肿胀,迅速扩大)。
《外科大成》所说的“调疽”、“敦疽”、“瘭疽”是指手部的疔肿等。再如患于腋中的腋疽(腋部淋巴结结核),生于股间的股阴疽(腹股沟淋巴结结核),发于胁肋的胁肋疽(胸壁结核、肋骨结核),现在按其性质分别归入了瘰疬和流痰之中。瘰疬是一种多数发生于颈部的慢性感染疾患,结核累累如贯珠状,特点为起病缓慢,初起时结核如豆、皮色不变、不痛,以后渐增大窜生,成脓时皮色转暗红,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相当于西医的淋巴结结核。流痰是一种发生于骨与关节的疾病,特点为起病缓慢、化脓亦迟,溃后脓液稀薄如痰、不易收口,相当于西医的骨与关节结核。此外,还有发于乳房深部的乳疽,以及好发于四肢末端并可因皮肉坏死而致趾(指)骨节脱落的脱疽(相当于西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坏疽)。因其病因证治各有特点,现在分别归入乳房疾病和外科其他疾病中。
中医文献中多根据初起有头或无头而把疽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现在中医外科临床实际中,一般也是这样分类的。
有头疽
有头疽,指生长于肌肤间,以局部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脓头,红肿热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亦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痈。需注意与中医的痈区别。
诊断要点
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处。多发于中老年人。
根据病程演化,临床可分为三期:
初期患处起一肿块,上有粟粒样脓头,肿块渐向四周扩大,脓头增多,色红灼热,高肿疼痛。伴发热恶寒、头痛纳差。
溃脓期肿块进一步增大,疮面渐渐腐烂,形似蜂窝,肿块范围常超过l0cm,甚至大于30cm。伴壮热、口渴、便秘、溲赤等。
收口期脓腐渐尽,新肉开始生长,逐渐愈合。
整个病程约1个月左右,病情初期在第l周,溃脓期在第2周到第3周,收口期在第4周。
无头疽
无头疽是多种发生在骨骼与关节间的化脓性疾病的统称。其特点是漫肿色白,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并能形成瘘管。如发于长骨者多损骨;发生于关节的,易造成畸形,《外科证治全书》云:“阴疽之形,皆阔大一,根盘坚硬,皮色不变,或痛或不痛,为外科最险之症。”临床上常见的附骨疽及环跳疽是无头疽的代表性疾病,本节重点介绍。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
辨证论治
1.火毒凝结证:清热解毒,行瘀活血,仙方活命饮加减。
2.热胜肉腐证:和营清热,透脓托毒,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3.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加减。
外治:
初起用金黄膏或金黄散,以冷开水或醋等调成糊状外敷。热盛者可用玉露膏或玉露散外敷,或太乙膏外敷,掺药均可用红灵丹或阳毒内消散。
想必在听完这些描述后,读者脑海中已浮现出画面了,总的来说是奇丑无比,严重的还会让人看了心理不适。这种病难治是难治,但也不是没有法子,古有医方内治和外治两种调理方法,但在古代患上这种病可怕的不一定是疾病本身,而是它被赋予的深层次含义。
“疽发背而亡”与中国传统
在笔者描述了“疽”发病的症状后,想必读者现在脑海中还依稀尚存画面。正是因为这种并发症过于恐怖,所以古时人们便认为有人患此病,一定是在接受上天的惩罚,即所谓的“遭天谴”。这一含义遵守了儒家理学的天道观念。
“疽发背而亡”这五个字也不是随便使用的,若有人在死后被冠上这五个字,说明他在生前大概也不是一个好人,或者说不是一个受欢迎、受尊重的人。中国传统文化信奉“死者为大”,人们对死去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比在生前宽容些。
假如某个人因患此病而亡,并非臭名昭著之徒,也非行止恶劣之辈,死就死了,不会特别指出此人是“疽发背而死”的。但如果有人最后死于“疽”,还将“疽”的所患部位,说得具体又明确,“发”于“背”这种死,在人们眼中是不同于一般的死于非命,比较可耻,暗指遭到了报应。所以最后患上“疽”而死的人,在生命结束之际都是非常凄凉的,大家都不愿意搭理生前作恶多端的人。在这层含义上,又由引申出“诅咒”之意。
除了上面提及的“遭受天谴”之意,“疽发背而亡”还有着其它意蕴。“疽”在古代发病率极高,很多著名人物都死于疽,所以它也表达出人们的忧患意识,“疽发背而亡”至明清之际成为遗民的一种隐晦死法,含蓄地表达了历史人物的情感,流露出史家的褒贬倾向,并渲染出浓厚的悲剧意蕴。
在叙事类文学中,叙述生死乃是大事,执笔者在历史人物去世后写悼文多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其的评价,古代因病去世是司空见惯的,但为了叙事的简洁性,具体死因是不会交代的,但是文献记载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即出现众多“疽发背而亡”的记载这种记载始于《史记》,众所周知范增就是患疽而死亡的。自此之后,史书提到人物之死时频繁出现这一病因,几乎代代有之。
张胜兵本人第五个
张胜兵私人助理
特别说明:张胜兵有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