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岁,低热,发现颈部无痛性肿物就诊,超声检查如下:
超声所见患儿双侧颈部探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形态尚可,部分有融合,淋巴门结构消失,CDFI:淋巴结内血流信号以“门型”为主。
根据相关实验室检查、EB病毒抗体检测及临床动态观察,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经抗病毒治疗后,颈部淋巴结明显缩小。
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综合征,为一种主要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即表现为发热、咽痛、颈部无痛性肿大淋巴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EB病毒感染周围血肿B淋巴细胞和整个淋巴网状系统,激活细胞免疫,形成活化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进而活化的CD8+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锐感染B细胞杀灭,影响全身淋巴组织及具有淋巴细胞的组织和器官,从而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大及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增多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罗泽民,苏海涛,谢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特征[J],华西医学,,27(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所致的颈部肿大淋巴结有何超声特点?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颈部可触及多发无痛性肿大淋巴结,根据Salvador等的研究发现,病理上这些淋巴结的髓质明显的被破坏乃至消失,故而在超声上表现为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常聚集存在,形态尚可,可相互融合,淋巴门回声消失,即淋巴结髓质消失,但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这些肿大淋巴结内部血流信号正常,仍呈“门型”血流信号。
需要和哪些颈部无痛性肿大淋巴结相鉴别?
①淋巴结核:淋巴结核多为单侧发病,可融合生长,常伴有钙化或囊性变,内部血流信号稀少;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为双侧发病,无钙化及囊性变,内部呈“门型”血流。
②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常以双侧颌下多见,数量较少,不会融合生长。
③淋巴瘤:淋巴结横径明显增大,可>1cm,边界清晰,呈椭圆形,内部回声极低,可见网各样回声,CDFI显示瘤内血流信号异常丰富,分布于淋巴门部及边缘。
综上,当在儿童颈部发现呈聚集性分布的无痛性肿大淋巴结,部分相互融合,CDFI呈门型血流时,再结合患儿伴有咽痛、发热等临床表现时,应高度怀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建议临床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泌尿超声
创伤性肾损伤的超声诊断(含典型声像图)
●绒毛膜下血肿的超声表现
●扫码超声技术与诊断的视频号,带你看更多实打实的病例
●腹部超声
轻松掌握门静脉海绵样变的超声诊断
●脐部的“小樱桃”——脐息肉
●视频|腹部血管超声的检查规范及疾病诊断
●甲状腺各疾病的超声鉴别诊断要点
●小儿肠旋转不良的超声表现
●看病例学超声
乳腺罕见肿瘤:酷似纤维腺瘤的“管状腺瘤”
超声技术与诊断(cs-zdx)
1.文章整理自专业图书、期刊及网络,我们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请支持正版图书,如若觉得侵犯您的权益请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