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结炎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易定位,却不易定性的囊实性肿物,医学影
TUhjnbcbe - 2021/1/3 20:03:00
治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796518.html

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男性,62岁

主诉:发现右颈部包块五年余。

现病史:神清,精神可,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心肺(-),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3-4次/分,双下肢不肿,脊柱四肢(-),NS(-)。

既往史:无特殊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正常。

超声:颈部超声示右颈部实性肿块,右颈部淋巴结肿大。

CT/MRI扫描:颈部CT检查:平扫采用美国GELightspeed64层螺旋CT扫描仪,患者采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耳廓至胸廓入口,层厚为5mm、层间隔5mm,管电压kV,管电流mA,矩阵×,FOV:24.7×24.7cm。

查体:无

二、病例问答挑战

问题一

医看

答案解读:B

解析:该病灶在平扫图像上,似一密度均匀单纯囊性肿块,但调节窗宽窗位后仔细观察于肿块内可见等密度成分,增强后可见强化实性区,为一囊实性肿块,因此适当调节窗宽窗位并需仔细观察图像有助于定性诊断。

问题二

根据以上临床资料与CT表现特点,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单选)

A鳃裂囊肿

B淋巴管瘤

C颈动脉体瘤

D神经鞘瘤

答案解读:D

手术所见:全麻下行“右颈部肿物切除术”,术中触及肿物位于胸锁乳突肌后方;沿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分离至其后方,打开肿物包膜,见肿物呈淡黄色,与周围神经粘连,尽量保护神经,完整切除整个肿物。

病理所见:灰白灰黄结节状标本,大小4.2cm×3.0cm×2.0cm,切面灰白灰黄,呈半透明状,包膜较完整;瘤细胞免疫组化标记:GFAP(-)、EMA(-)、S-(+)、CD34(+)、NF(-)、Vim(+)、SMA(-)、Des(-)、ki-67(+,约1%~2%左右)。病理诊断:神经鞘瘤伴间质粘液样变。

诊断:右侧颈部神经鞘瘤

三、诊断分析思路

本病例影像学表现提示的诊断线索

CT平扫肿瘤呈椭圆形,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颈血管鞘后方,与颈鞘血管关系密切,边界清楚,密度低于邻近肌肉,密度略不均,以低密度囊性为主,囊内似见等密度实性成分。

本病例的读片思路

(1)发现病变与认征:本病例病灶较大,易于发现,正确诊断的关键是判断病灶为囊性还是囊实性,其次是需注意观察病灶与颈鞘血管间的关系进行准确定位。本病例基本征象为颈血管鞘后方椭圆形肿块,边缘清楚光整,密度不均匀,以囊性为主。

(2)定位诊断:本病例增强图像显示病灶与颈鞘内血管关系密切,颈外动脉及颈内静脉受压向前外侧移位,颈内动脉向前内侧移位,提示病灶位于颈鞘内,而且位于颈动脉鞘后方。

(3)定性诊断:本病例邻近结构及颈鞘内血管仅显示受压移位,颈动脉分叉无扩大,肿瘤与血管间界限清楚,血管无包绕受侵征象,颈部淋巴结无肿大,提示为良性肿块;增强后肿块不均匀轻中度强化,为囊实性,该部位囊实性肿块以神经鞘瘤可能性最大,增强后实性部分显示更清楚,在低密度的背景下呈中等强化团片状影,似浮于不强化的囊液中,为颈部神经鞘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可确立诊断。本病例术前准确地诊断为神经鞘瘤,但如不仔细观察,仍有误诊的可能,尤其仅凭CT平扫,易误诊为单纯囊性病灶,本病例定性诊断的关键是行增强扫描,以明确肿瘤与颈部血管间的关系及肿瘤的性质。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本病例为老年男性患者,病史较长,颈部包块无明显压痛;CT显示颈血管鞘区椭圆形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周围结构受压推移无受侵;增强后肿块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呈囊实性,团片状强化的实性成分浮于低密度影内,颈部淋巴结无肿大。

鉴别诊断

(1)鳃裂囊肿:好发20~40岁,多位于颈前三角,病灶位于胸锁乳突肌前半内侧,颌下腺后方,颈血管鞘的外侧,在横断位CT图像上可见颈鞘内血管受压向内侧移位,颌下腺受压向前移位,胸锁乳突肌向后外移位。常为圆形或卵圆形单房囊性病灶,呈水样密度,无伴发感染时界限清楚,可见完整或不完整囊壁,囊壁厚度在1mm~3mm,易感染致囊壁增厚达4.0mm以上,增强后囊内容物无强化,伴发感染时增厚的囊壁可强化。

(2)淋巴管瘤:好发于2岁以内婴幼儿,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后半内侧,颈血管鞘后方,常伴有颈鞘内血管受压向前移位;CT上以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多见,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囊性占位性病变,病灶呈浸润性生长,有向周围组织间隙铸型生长的特点;囊壁菲薄,在CT图像上多不易显示,多房者囊内可见网格状纤细分隔,尤其MRI易显示;囊内可见出血,出血后可见液—液平面,即囊内下部为高密度上部为水样低密度。增强后病灶无强化。如图10-5-3。

(3)颈动脉体瘤:临床少见,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常位于颈动脉分叉处,瘤体与颈动脉关系密切,使颈内、外动脉分叉增大,形成“高脚酒杯征”是其特点;瘤体包膜与动脉壁融合甚至包绕颈动脉及其分支,CT上呈圆形或纵向长梭形,为软组织密度,密度均匀,瘤内坏死囊变少见,增强后动脉期病变呈显著血管样强化,延迟期强化仍较明显。如图10-5-4。

病例供稿:安徽医院放射科余长亮

专家点评

该例病变重要的特征是病变的确切定位,该病灶与颈鞘内血管关系密切,颈外动脉及颈内静脉受压向前外侧移位,颈内动脉向前内侧移位,提示病灶位于颈鞘内,而且位于颈动脉鞘后方。发生于颈动脉鞘后方的病变包括神经鞘瘤,副神经节瘤,转移的淋巴结,鳃裂囊肿。该例病变表现为囊实性肿物,常见的颈部囊实性病变包括:神经鞘瘤,转移瘤坏死,鳃裂囊肿伴感染,淋巴管瘤,副神经节瘤囊变(少见,以实性为主)。根据病变的位置和特征,可排除鳃裂囊肿(颈动脉鞘前方、胸锁乳突肌内侧,合并感染可见包膜强化)、淋巴管瘤(儿童常见,单房或多房囊性占位性病变,病灶呈浸润性生长,有向周围组织间隙铸型生长的特点)、副神经节瘤(肿瘤常使颈内外动脉分叉扩大,该例没有特征性征象,而且囊变明显)。转移瘤坏死可发生于该位置,尤其是鳞癌的转移,病变内部坏死可表现为低密度,无强化,但是大多数转移瘤位于颈动脉鞘前外侧,病变对颈动脉鞘有侵犯,需要寻找有无相应头颈部的原发肿瘤。该例病变位置和影像表现典型,神经鞘瘤囊变可明确诊断。

点评专家:医院放射科夏爽教授

医看

参考文献:

[1]ErenS,BakirZ.Imagingfeaturesofcervicallymphangiomasasacauseofrespiratorydistressandvascular-lymphaticdisturbance.EurasianJMed..41(1):39-43.

[2]HuS,HuCH,YangL,etal.Atypicalimagingobservationsofbranchialcleftcysts.OncolLett..7(1):-.

[3]IfeoluwaA,LazarI,SzovordiE,etal.Managementofcarotidbodytumorinpediatricpatients:Acasereportandreviewoftheliterature.IntJPediatrOtorhinolaryngol..93:47-52.

[4]AnilG,TanTY.Imagingcharacteristicsofschwannomaofthecervicalsympatheticchain:areviewof12cases.AJNRAmJNeuroradiol..31(8):-.

长按图片,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易定位,却不易定性的囊实性肿物,医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