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炎炎夏日来临
蛰伏许久的虫子大军开始活跃起来
遇见虫子突袭
难免会条件反射抡起巴掌
可殊不知
有些虫子碰不得
有些虫子更拍不得!
一巴掌拍死小虫,男孩半边脸烂了
新闻
7岁男孩乐乐和家人一起在户外游玩时随手拍死一只落在右脸上的小飞虫,
没想到虫子身上的液体竟腐蚀了脸上的皮肤,长出几道脓包和红斑,险些烂了半张脸。
图源:长江日报
隐翅虫看起来小小一只,没啥杀伤力,一般也不会主动咬人。
但它体液腐蚀性很强,如果拍打或压碎,体液接触到皮肤,
会在面、颈、四肢和躯干等暴露皮损部位出现疼痛灼痒、片状水肿性红斑或小脓包、糜烂。
严重的还会出现皮肤坏死、发热、头痛、头晕、恶心、淋巴结肿大等不适症状。
隐翅虫大多生活在地表,白天栖居在潮湿的草地、菜园等阴暗处,昼伏夜出。
进入室内后便在天花板、墙壁上、家具、衣物表面、人体上四处爬行。
应对方法
若发现隐翅虫爬在皮肤上,切勿拍或碾压,可吹走或弹走。
如果不慎拍死,用大量碱性肥皂水进行冲洗。
一旦皮肤出现瘙痒、红肿、破溃渗液等不适时,要立即就医治疗。
像隐翅虫这样小小一只,
杀伤力却极强“毫米级”杀手不在少数。
蜱虫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之一。
咬住就不松口,严重的可致命
蜱虫会暂时性的寄生在许多脊椎动物体表松软的部位,如颈部、腋下、头皮等地方,
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宿主。
不吸血时,小的蜱虫只有干瘪绿豆般大小。
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
▲医院
皮肤科主任高英介绍:
蜱虫吸血口器复杂,被叮咬后自行拔出极有可能将口器折断留在皮肤里,从而引发感染。
它分泌出来的有害物质可导致发热、血小板快速下降,严重者会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有些人在被叮咬后没有任何症状,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发病的潜伏期可长达一个多月。
应对方法
外出游玩不要在树林或草地上坐,尽量穿紧口、长袖、光滑的衣服,不要穿凉鞋。
若发现身上有蜱虫,千万不要硬拽!
以防其嘴上倒刺深入体内。
其它“同伙”又该如何应对?
夏季是昆虫活跃的季节,尤其是花前树下,更是虫类聚集的场所。
红火蚁
红火蚁有重复蛰刺的能力,被其叮蛰后有如火灼伤般的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
少数人对毒液中的毒蛋白过敏,会有过敏休克甚至死亡的风险。
应对方法
被叮咬后,可用盐水或肥皂水清洗患处,再用外敷药涂抹,
一旦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医院就诊。
蜜蜂/黄蜂
尽管对大部分人来说被蜂蛰一下是小事,但要注意的是,任何蜂蜇伤后都有可能出现过敏。
蜂蜇伤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重者变黑、淤点,并可发生组织坏死。
如果是对蜂毒敏感的个体,即使被单个蜂蜇伤也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应对方法
被蜇后,蜂刺如果在体内,可用消毒的针或小刀片挑出。
蜜蜂毒刺易折断在皮肤内,其他蜂蛰伤一般不折断毒刺,伤口可用苏打水、氨水、肥皂水及碱水等冲洗。
黄蜂毒液为碱性,伤口可用酸性物质,如食醋、硼酸、醋酸等冲洗,以中和毒液。
被蜂蛰伤后20分钟无症状者,可以放心。
如果出现皮疹、恶心呕吐、心慌憋气等不适症状时,要立即就医。
跳蚤
跳蚤往往会躲藏在人体腰部,头发等部位,吸食人血。
被叮咬后,伤口会出现红疹,红肿痒痛大概持续7-15天才会消退。
应对方法
注意家庭卫生,经常开窗通风,及时清洗床品和衣物。
若家有宠物,要经常给宠物洗澡。
最后,专家提醒各位家长朋友:
孩子的皮肤娇嫩,一旦被虫叮咬,特别容易出现红肿、丘疹、水疱甚至脓疱。
在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穿长袖长裤,提前喷好防蚊喷雾,
应尽量少的接触草丛,降低虫咬的几率。
本文来自: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