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结炎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猴痘与新冠有什么区别
TUhjnbcbe - 2024/7/3 16:49:00
暑假治疗白癜风去哪儿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jiankangbaiwen/44297.html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指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onkeypox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

一、病原学

1.新冠: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2.猴痘:猴痘病毒(MPXV)归类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是对人类致病的4种正痘病毒属之一,另外3种是天花病毒、痘苗病毒和牛痘病毒。

二、病毒对消毒剂等敏感性

1.新冠: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75%乙醇(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2.猴痘:猴痘病毒耐干燥和低温,在土壤、痂皮和衣被上可生存数月。对热敏感,加热至56℃30分钟或60℃10分钟可灭活。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均可使之灭活,对次氯酸钠、氯二甲酚、戊二醛、甲醛和多聚甲醛等敏感。

三、宿主

1.新冠:蝙蝠、穿山甲或者鼬科、猫科动物,以及其他物种都可能是潜在的自然宿主。新冠病毒“比较可能”是经中间宿主引入人类,也“可能”是直接传播或者通过冷链食品引入人类。

2.猴痘:猴痘病毒的主要宿主为非洲啮齿类动物(包括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

四、传染源

1.新冠: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就具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最强。

2.猴痘: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

五、传播途径

1.新冠: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封闭环境的气溶胶传染和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以造成感染。

2.猴痘: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尚不能排除性传播。

六、易感人群

1.新冠: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即再感染病症轻、病死率低)。

2.猴痘: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七、流行地区

1.新冠:除个别国家外,均有波及。

2.猴痘:该病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年5月以来,一些非流行国家也报道了猴痘病例,并存在社区传播。

八、临床表现

1.新冠: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以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

2.猴痘: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可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

九、诊断和鉴别诊断

1.新冠: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作出诊断。主要与流感鉴别。

2.猴痘:

(1)疑似病例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者,同时具备以下流行病史中的任一项:

a.发病前21天内有境外猴痘病例报告地区旅居史;

b.发病前21天内与猴痘病例有密切接触;

c.发病前21天内接触过猴痘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

(2)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且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培养分离出猴痘病毒。

对符合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标准的病例,应按相关要求进行传染病报告。

主要和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麻疹、登革热等其它发热出疹性疾病鉴别,还要和皮肤细菌感染、疥疮、梅毒和过敏反应等鉴别。

十、治疗

1.新冠: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医院集中治疗。一般治疗,主要是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对大于60岁老人、基础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缺陷以及肥胖人员等为高危人群。

2.猴痘: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并发症的治疗。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预后与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

1
查看完整版本: 猴痘与新冠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