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看风景的我这位朋友,给予的这些词语,戈壁荒凉红柳背叛堕落扎根成长。所以创作了这篇文章。
水,是生命之源。有的地方肆意的浪费着水资源,有的地方拼命的抓住每一滴水,只为了让自己能够活下来。
各种各样的娇花,争彩夺艳,让人美不胜收。引起无数人的喜爱。我也喜欢那样的美景,但也仅仅只是喜欢,怎么都无法做到,发自内心的喜爱。
反而对沙漠地区的一些植物,产生了一些莫名的情愫。它们让我真切地感觉到,生命的浩瀚与伟大。
荒凉、贫瘠、干旱、寸草不生,这些都是沙漠的代名词。然而,就是这样的环境中,依然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为这个充满死亡的地方,带来一缕又一缕的生机。
我国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沙尘暴肆虐,沙土化面积快速的增长。七十年代,正式启动了,治沙工程。
在这五十多年的治沙过程中。我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从沙进人退到如今的沙漠变绿洲,无不诉说着,我国的治沙成果。
其中的毛乌素沙漠,在年就已经开始了治理工作。在这期间遭遇过无数的难题。其中固沙、锁水两大问题,最为致命。
然而,中华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为了解决固沙的问题,一种称为“固沙魔术”的草方格结构被创造了出来,借助这种结构,可以牢牢的固定住本来随风移动的沙丘,解决固沙难题。
甚至我国还专门研制了一种定向打孔固沙车,使草方格生产由原来的人工操作改为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了草方格的栽种速度。
为了解决锁水的问题,一种名叫“沙漠胶水”的新兴技术被研究了出来,这种特殊的胶水一浇下去,会使沙子和沙子凝固在一起如同一般的土壤一样,浇下去的水再也不会轻易溜走了。于是在毛乌素沙漠中大规模的使用,使得毛乌素沙漠的土壤有了质的改变。
从治理到今天,已经过去六十年了。如今的毛乌素沙漠,已经不能称之为沙漠了。到了今天,它的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土质已得到根本的改变,成为适宜耕种的沃土。
曾经的不毛之地,已经变成了遍布农田和森林的绿洲了。这种治理经验不仅仅对中国的意义重大,更是世界的宝贵财富。
*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减少多万亩,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20多年完成营造林面积.9万公顷,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40多年完成营造林面积万公顷。
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三大沙地和库布其沙漠周边等重点治理区,已由昔日“不毛之地”变为“塞上绿洲”。
有些沙漠是因为,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土地,滥垦乱伐,超载过牧等活动,而造成的。但是,有的沙漠却是先天形成的。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是这么一个存在。据研究,*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可能早在万年前就已经是一片浩瀚无边的“死亡之海”了。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片“死亡之海”。在年6月2日,中国首条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等级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正式投入运行。从此,这条贯穿中国最大沙漠的公路成为零碳排放公路。
而这一切,都少不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中,*建设兵团就是主角,更是国家意志的延伸。
这是中国最为特殊的一个部队。他们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建设*,改善*的生活环境。这个兵团,自诞生以来,发展至今,已经有多万人了。
他们没有依靠长枪大炮来守卫祖国。但是,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有了如今的辉煌。
*,在古时候被称为西域。在汉朝时期,这片区域生活了三十多个小国家。
在西汉初期,匈奴强盛,征服了西域诸国。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也让汉朝的军事力量进入其中。自此,西域也成为了汉朝与匈奴的一个战场。
直至汉宣帝时期,汉朝终于打败了匈奴,在西域建立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汉朝的版图。自此,西域就成为了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是在唐朝安史之乱以后,中央王朝已经有年(—1)没有控制过西域,西域成为了吐蕃、回鹘、突厥、契丹、蒙古族的战场。最终清朝在年消灭准噶尔汗国,重新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并且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承认。
民国时期,虽然国力衰落,边疆危机不断,但是由于中国有*主权的法理依据,*始终没有被其他国家占据。
纵观中华数千年的历史,虽然是一部战争史。但是,这也是一部各民族融合的历史。正是因为不断地融合,才造就了如今强盛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诞生。
在年,*伊犁、塔城发生了边民越境事件。
根据国家部署,*生产建设兵团调遣了1.7万余名干部、职工奔赴当地维护社会治安,实行代耕、代牧、代管,并迅速在*伊犁、塔城、阿勒泰、哈密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长达多公里的边境沿线建立了纵深10公里到30公里的边境团场带。
这对于稳定*、维护国家边防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改善了国家西北边防的战略态势。
这个特殊的部队,自年10月7日,正式成立,但是,它曾经也是被撤销过的。
年5月至年10月“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受到严重破坏。
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建制被撤销。
年12月,中央政府决定恢复*生产建设兵团建制,名称由原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改为“*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开始二次创业。
60多年来,兵团人治理了数十条河流,修建了上万项水利工程,栽种了上亿棵树,在万古荒原、戈壁、沙漠中建起了近个大小城镇和一个个花园式的农场,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
在这60多年里,在*建设兵团的努力下,*一座座现代建筑拔地而起,一亩亩良田被开垦出来,从当初荒无人烟的边境战乱之地,成为了现在的一个现代化城市。
在这60多年的发展当中,*建设兵团也在不断地发展着,他们不单承担着*军事、农业等工作,商业、政治等工作也是由他们承担的。
时至今日,我国边疆依旧不太稳定。但是,正是因为*建设兵团的存在,使得边疆不至于成为战乱的区域。
*建设兵团的军人是一支最特殊的、永不退伍的军队,终其一生都在为维护中国边疆的稳定做贡献。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说的大概就是这么一群人吧。
兵团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驻地选择在风头水尾、沙漠边沿和边境沿线。兵团第十师一八三团驻地,气候极其恶劣,冬季长达5个半月之久,冰天雪地,寒风刺骨。
老军垦人李莲芝回忆,有一次,连里派4名同志上戈壁滩打柴,凌晨1点多才回来,一名没有穿毡筒的同志的脚和棉胶鞋冻在一起脱不下来,10个脚趾头全被冻坏,只能用刀子把鞋子割破。
阿拉克别克河虽然只有60公里长,却是中哈两国的界河。年,阿拉克别克河突发洪水,大坝决口,0多亩耕地、林带被毁。危急时刻,一八五团全团迅速成立了上百人的“敢死队”,历经16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将缺口堵住。
时年19岁的二代军垦人马军武也参加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为了预防水灾隐患,兵团在缺口处设立了一个水文点,马军武主动申请在此驻守。
这一守就是30多年。30多年来,马军武和妻子张正美听坏了几台收音机,烧坏了几盏柴油灯。“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马军武的话慷慨激昂。
类似的事迹在兵团比比皆是:为国巡边50多年、总里程达20多万公里的魏德友,祖孙四代接力守护边境线的王传德,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守卫水库30多年的李炳清,守护灌溉万亩良田的水渠达26年的蒋兴晖……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屋后头。”67年来,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兵团战士们辛勤耕耘、忠诚守卫,做“永不挪动的界碑”。
正是因为他们的扎根,精神的传承,才为*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中国才会变得如此强大,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深深地自豪着。
他们的扎根,更是让我想到沙漠当中的那些植物。
这些植物,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的活下去。不断地延伸着自己的根系,寻找着水源。不知不觉中,它们就牢牢的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了。
胡杨:沙漠守护神。胡杨对于稳定荒漠河流地带的生态平衡,防风固沙,调节绿洲气候和形成肥沃的森林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荒漠地区农牧业发展的天然屏障。
胡杨的树脂具有清热解毒,制酸止痛的公用。用于咽喉肿痛,牙痛,淋巴结结核,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痛,胃酸过多;外用治中耳炎,痔疮。
它的根可以驱虫。它的花序:外用可以止血。
沙拐枣:沙漠先锋。沙拐枣在沙地水分条件好时,一年就能长高两三米,当年即能发挥良好的防风固沙能力。而且它的生长的速度远超过沙埋的速度,即使沙丘升高七八米,它也能在沙丘顶上傲然屹立,绿枝飘扬。因此,人们选用它作为防风固沙的先锋植。
治小便混浊:沙拐枣根15-30g。水煎服。
治尿浊,热淋:沙拐枣根30-60g。水煎服。
治皮肤皲裂:沙拐枣全草,研末,调油膏外涂或煎水外洗。
梭梭树:沙漠卫士。梭梭树对风蚀沙埋的生态适应性强,是一种优良的防风固沙种质材料。梭梭荒漠林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具有防风固沙、改良土壤、改善小气候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作用。
肺结核、咯血:①梭梭柴嫩芽、款冬花各10克水煎,加少量蜂蜜饮服。②沙参10克,梭梭柴、百合各5克,水煎服。
肺炎,扁桃体炎:①梭梭柴灰、甘草、野胡麻全草各5克,水煎服。②梭梭柴嫩芽与牛羊肉同煮,喝汤,吃肉。
胃炎、胃溃疡:将梭梭柴烧炭,加适量蜂蜜服用。
胃胀、胃内有异物感:将梭梭柴灰10克,与植物油混合均匀后,口服,立即催吐。
然而,梭梭树的根部还寄生着一种名贵的药材。
肉苁蓉,别名甜大芸、肉松蓉、苁蓉、地精。自古就被誉为“沙漠人参”。
中国药典记载有益精血、补肾壮阳、润肠润便之功效。常用于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宫寒不孕,肠燥、血枯、便秘等症,为历代补肾壮阳药物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材之一。
沙漠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各种植物,不仅能够防风固沙,很多都拥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而这些植物中,我最喜欢的,是一种名为“多枝怪柳”的植物,别称“红柳”。
它是沙漠中的图腾,不仅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同时还是水土保持树种和盐碱地的绿化造林树种,而且还是良好的薪炭、编制和建筑用材。
它的嫩枝、叶:甘、辛,平。散风解表,透疹。用于感冒,麻疹不透,风湿关节痛,小便淋痛;外用于风疹瘙痒。花(柽柳花):清热毒,发疹。用于风疹。
由于红柳能够治疗风湿病,又被藏民称为,观音柳、菩萨树。
在*建设兵团开垦的岁月中。他们之间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搭建房子,使用的框子,做饭用的材料,都是用红柳来实现的。
并且,红柳烤肉更是南疆地区的特色美食。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出现过。
用胡杨炭火对它进行熏烤,新鲜的红柳枝汁液,不但可以分解掉羊肉的膻味,还会把红柳树特有的香味散发到肉心里,使得羊肉不仅没有了膻味,还有着一股红柳的清香。给你五彩纷呈的口感。
红柳本身也是有着很高的饲用价值。多枝柽柳的嫩枝叶富含无氮浸出物和灰分,粗蛋白质含量中等,而粗纤维含量较低。其蛋白质品质中等,9种必需氨基酸总量占其干物质的4%,大体同谷实、玉米中所含者相仿。
在春、夏季节,骆驼乐食其嫩枝;到秋季则不喜。青鲜时其他家畜不食,秋后山羊和绵羊采食其脱落的细枝,马和牛不食多枝柽柳。
每当看到红柳的时候,都会想起*的建设兵团,这个特殊的部队。
这是一种非常普通、常见的植物。它们看似弱小,却历经风沙。看似柔弱,却又顽强地生活在那样贫瘠、荒凉的世界里。一直默默无闻,却又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美丽色彩。好似,再恶劣的环境,都无法打到它们昂扬不屈的斗志。
就好像*建设兵团一样。他们以自己普通的身躯,前赴后继、不求索取的默默奉献着。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
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会对沙漠植物,情有独钟的原因吧。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能够留下你的几个词语……看看,你留下的词语,能够创作出怎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