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29日,世卫组织发布疾病信息通报,5月13日至26日期间,已有23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上报了例猴痘确诊病例,还有约例疑似病例。
世卫组织预计,随着监测范围的扩大,还将发现更多猴痘病例。病毒可能已传播了数周或更长时间而未被发现,且存在广泛的人际传播。
世卫组织将猴痘的全球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为中等。
5月21日,世卫组织已发布猴痘疫情暴发预警。
海关总署:严防猴痘
近期,全球多个国家相继报告猴痘病例,海关总署对全国海关口岸卫生检疫相关工作作出部署,持续做好“多病共防”,防止疫情叠加。
海关总署及时组织专家开展风险评估,发布疫情警示通报,部署全国海关在口岸加强入境卫生检疫工作:
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健康申报、体温监测、医学巡查、采样检测等各项卫生检疫措施;加强进境携带、寄递物检疫和啮齿动物检疫;扎实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检测工作准备;持续强化与航空公司的沟通联系和口岸健康宣教;同时,强化多部门联防联控,严防疫情输入风险。
海关提醒
出入境人员应提高风险认识,减少病毒暴露,降低感染风险:
在猴痘病毒流行地区,避免与啮齿、灵长动物发生任何接触,避免直接接触动物的血和肉,食用前需彻底煮熟;避免密切接触猴痘感染者及已被污染的物品;及时、正确地洗手;到密集场所应注意佩戴医用口罩。
出入境途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如实告知交通工具上的乘务员,并配合做好自我防护。出入境旅客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大范围皮疹等症状的,要及时向海关申报,以便尽快获得检疫排查和后续诊治。
胳膊上的“花”,能防住猴痘吗?
近期的科普报道中,有的提到了接种天花疫苗可以对猴痘起到一定预防作用,很多人也有疑惑:胳膊上的“花”(坑)是预防天花的吗?还能防住猴痘吗?
能在胳膊上留下“花”(坑疤痕)的疫苗一般有两种,分别是牛痘疫苗和卡介苗。
其中,牛痘疫苗又称天花疫苗。自从牛痘疫苗被发明后,天花的传染得到了极大的控制,到了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已经根除了天花病毒,而我国也在年3月取消在全国范围内接种牛痘疫苗。
因此,大多数80后、90后、00后是没有接种过牛痘疫苗的,胳膊上的疤痕应该是接种卡介苗留下的。
卡介苗主要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对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型肺结核。它是国家免疫规划程序规定要给儿童接种的疫苗,并且免费。也就是说,卡介苗从理论上是每个人都必须打的。
所以,对年轻人来说,胳膊上的“花”不一定是预防天花的,有可能是预防儿童肺结核的。
得过水痘并不对猴痘免疫
水痘和猴痘、天花本质上是不同的病毒,所以得过水痘或者接种过水痘疫苗,对猴痘和天花的预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水痘起病急,以全身性丘疹、水疱、结痂为特征,和天花类疾病有一定类似的症状,但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预防水痘最好的途径是接种水痘减毒灭活疫苗,主要接种对象是12月龄以及以上的水痘易感者。
从名称上来看,猴痘似乎和水痘以及早已销声匿迹的天花很像,他们也确实都属于“正痘病毒属”。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所引起的症状,最明显的差别就是有没有淋巴结肿大。感染天花病毒以后,一般不会出现淋巴结肿大,但是猴痘病毒会。所以,这是区分两者之间最明显的一个特征。
目前还没有猴痘疫苗。研究证实,接种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具有交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并减轻感染后的临床症状。这种交叉保护作用可能会维持数十年。
一些积极的信息
为了让大家更理性、冷静地看待“猴痘”这种看似未知的病毒,央视网记者连线长期研究病毒性新发传染病的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朱华晨。
朱教授表示,天花、猴痘和牛痘都是双链DNA病毒,DNA病毒一般比较稳定,基因组比较大,所以不会像新冠、流感一样突变得那么快,变种那么多;更不像新冠病毒一样能通过气溶胶飘很远。痘科的病毒,尤其是猴痘,它在人体里适应得没有那么好。
而且猴痘病毒跟天花还是比较接近的,所以我们有很多可以利用的经验去应对。
最后,猴痘、牛痘对比天花来讲,它们的致死性、毒性都要略微低一点。
(来源:央视网、海关总署、北京日报、扬子晚报)
编辑:胡蓉喻辉
统筹:王迟
编审: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