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猫咪消化道中,生活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
它们直接参与肠道发育、营养吸收、能量代谢、免疫应答、信号传导等诸多生理活动。
正常情况下以短杆菌为主,少量或无球菌
大部分根据形状命名:杆状是杆菌,圆形是球菌
图自:chenpe
在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各菌种与宿主相互依存和制约,共同构建了庞大的共生生态系统,维持着动态平衡。
那,肠道菌群为什么会失衡失调?
除了拉肚子,肠道菌群失调时,还有哪些表现?
在喂益生菌之外,还可以做哪些养护?
肠道菌群失调后,猫咪有哪些表现?
菌群间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宿主及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造成肠道菌群失调。
消化系统症状
主要表现为:
腹泻(软便、稀水便、黏液便、血便);
腹痛(猫咪表现为不爱动、弓背、趴地等姿势);
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
重症可出现休克症状。
图自:cattime.引发其它疾病发发生、发展
如糖尿病、肝损伤等。
有益菌减少,消化食物作用下降;
促进脂肪沉积,还会导致能量内稳态破坏,可能作用与影响2型糖尿病的发生。
肠源性毒物生成增多,可加速肝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肠道菌群失调的分类与危害
轻度失调
细菌在数量上发生改变,无明显或仅有轻微临床症状:暂时且可逆,去除引起菌群失调的病因后可自行恢复。
中度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临床症状明显:去除病因后仍维持菌群失调状态,需要长时间调理恢复。
重度失调并转移
肠道菌群严重失调、肠道通透性增高及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导致细菌越过肠道黏膜屏障向肠系膜淋巴结、肝、脾、肾等肠外组织迁移并引起机体感染,损伤各脏器,免疫功能受损或危重病患者甚至可发展为菌血症、败血症。
图自:glossyinc.为什么会引起菌群失调呢?
药物因素
抗生素、免疫抑制物、激素及抗肿瘤等药物,均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其中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是最常见的原因,可使肠道敏感菌被抑制,耐药菌过量繁殖。
年龄及饮食结构
年龄及饮食结构是影响猫肠道菌群的显著因素。
不同年龄的猫咪肠道菌群不同,不恰当的饮食结构如高碳水化合物,高脂饮食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突然更换粮食也可能会破坏肠道菌群。
图自:adventurecats感染性因素
主要包括病毒(猫瘟、猫冠状病毒)及内寄生虫(线虫、绦虫、球虫、滴虫等)感染等。
因此,免疫和驱虫对于猫咪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哦。
免疫系统疾病
当机体出现免疫系统疾病或免疫水平低导致肠道免疫功能障碍时,肠道细菌会因失去监控而过度繁殖,造成肠道菌群失调。
其它
应激、外伤、重症感染、手术、化学物品、肿瘤、其它系统疾病如糖尿病、肝肾功能疾病等均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该如何治疗菌群的失调?
Step1去除诱因
首先确定引起肠道菌群问题的诱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病毒、寄生虫感染或者食物原因、肝肾功能受损、糖尿病等。
图自:monashStep2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菌群分析,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必要时可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确定治疗方案。
减少或杜绝因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失调,及耐药菌株的扩散和传播。
Step3应用微生态制剂
包括益生菌(注意与抗生素间隔至少2h使用)及益生元。
益生菌能产生大量的乙酸、丙酸等短链脂肪酸和酶类物质,降低肠道局部的pH,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修复损坏的肠黏膜,可与致病菌争夺肠黏膜的黏附点,占据优势,参与构建生物屏障,竞争性抑制腐败菌和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而益生元如低聚果糖等可选择性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繁帮助其形成微生态竞争优势,优化肠道菌群平衡。
Step4营养支持
严重呕吐腹泻可引起机体脱水、电解质失调、酸碱失衡等,需要通过一些静脉营养支持,酸碱度及电解质调节手段帮助机体恢复。
此外,肠道微生物能合成猫咪所需的很多营养元素,最主要的包括B族维生素等,因此尤其是长期肠道菌群失调时,B族维生素的补充也必不可少。
肠道菌群失调猫咪的养护Tips
饲喂方面
控制食量,避免一次性喂食过量;
对于肠道脆弱的猫咪来说定时定量是最好的选择;
避免突然更换粮食;
避免给予过量高脂高盐的零食罐头等;
食盆及时清洗避免不洁食物的摄入。
避免感染性原因
按时寄生虫驱虫及免疫,避免空窗期的病毒及感染。
对于幼年期及老年期的猫咪可适当给予一些免疫增强剂、微生态制剂以增强肠道免疫屏障及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图自:monash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对于部分家长来说,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是万能药物,而抗生素滥用恰好是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的一大主要因素。
在不清楚病因的情况下避免乱用药,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与帮助是第一选择。
临床上医生是怎么诊断肠道菌群失调的呢?
临床中,常采集猫咪粪便,经涂片染色处理,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识别。但不具有特殊形态的细菌,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细菌培养鉴定。
责任编辑:LNS
本文为猫研所原创,谢绝任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