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结炎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是罕见的异质性较强的肿瘤
TUhjnbcbe - 2023/4/23 19:44:00
检查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07509.html

导语: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组罕见的异质性较强的肿瘤,能够分泌和储存不同的肽能和神经胺类物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累及全身的多个系统,以胃肠道多见,占所有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55%左右。过去对其研究较少,Oberndorfer首次将该肿瘤命名为“类癌”。

一、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多见

1、流行病学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组异质性很高的少见实体肿瘤。近年来,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超过60岁的老年人群中更为多见。Tian在一项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分析中发现其平均年龄为60±13.8岁,其中54.9%是女性。

而Hui-Jen在一项有例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研究中发现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岁,其中男性占62%,男性患者的发病率一般要高于女性,男女比例达到2.0:1。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在性别间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男女激素水平以及生活方式等不同。

此外,在日本一项关于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中统计到有吸烟史和饮酒史的患者分别占26%和36%,然而有研究提出吸烟史及饮酒史与神经内分泌肿瘤却没有明显的相关。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一般很少分泌血清素及其他的血管活性物质,进而很少出现激素综合征,多表现为不典型的消化道症状。

患者中,多数表现为腹痛(79/),少数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进食困难、体重下降等。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因其不典型的临床症状可能使其实际发病率被低估了。但随着内镜等检查手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被早期诊断出来。

2、临床诊断

(1)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发现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主要手段。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发生在胃内的任意部位,有研究报道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部位以胃底贲门多见。而在最新的一项关于食管和胃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中发现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部位多在胃底/体。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发病部位也多数位于胃底/体(54.4%),且胃底/体肿瘤病变多为隆起型,病理分类多为NET,预后好;而溃疡型多见于贲门及胃窦,病理分类多为NEC或MANEC,预后较差。

研究发现食管胃交界处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多为低分化而且预后相对更差。当贲门处发现可疑病灶时要综合评估肿瘤的良恶性质,不可盲目切除病灶。值得注意的是隆起型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有时与炎性息肉难以鉴别。有数据显示内镜下有0.6%-2%的“胃息肉”被切除后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2)病理组织学检查

病理组织学检查仍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确诊的金标准。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依据其特征性的外观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组化指标一般不难进行诊断。目前,嗜铬粒蛋白A(CgA)、突触素(Syn)、CD56被指定为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免疫组化的必检项目,且Ki-67值是判断肿瘤分级的标准之一。

CgA被广泛认为是价值性最高的指标,其中CgA具有较高的特异度,而Syn有较高的灵敏度。在不同的病理分类(NET、NEC和MANEC)间,Syn和CD56的阳性表达无统计学差异,而CgA的阳性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

然而一项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却发现Syn和CgA的阳性表达率在肿瘤的病理分类间无统计学差异。关于免疫组化指标在病理分类间的表达情况仍需扩大样本量继续研究。Ki-67指数不仅能判断肿瘤的病理分级,还可指导疾病的预后。Ki-67指数值越大,病理分级越高,患者的预后也就相对越差。

3、病理分级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类和分级是按照WHO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标准,在最新的年第五版WHO有关胃肠道/肝胆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类中新增了“NETG3级”这一分类。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神经内分泌瘤占43.1%,神经内分泌癌和混合腺神经内分泌癌分别占38.1%和18.8%。

一项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随访研究中也发现G1/G2级患者无死亡病例。而且本研究还发现G3级患者更常见于下列情况,即年龄≥60岁的男性、有吸烟及饮酒史、肿瘤最大径≥3.84cm的溃疡型病变、TNMⅢ/Ⅳ期、伴有神经或脉管、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二、治疗原则为多个学科共同参与的个体化的治疗,综合评估病情后切除

1、治疗方法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原则为多个学科共同参与的个体化的治疗。目前,其首选的方法仍为手术根治性治疗。随着对疾病认识的加深,包括化学药物、生物疗法、代谢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的内科治疗方法也不断被应用于临床,从而达到控制肿瘤引起的症状以及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

目前,神经内分泌肿瘤推荐肿瘤直径小于1cm或肿瘤直径大于1cm且浸润深度局限于粘膜下层者建议内镜下局部切除治疗;对于浸润至肌层及以下的肿瘤选择手术切除,若伴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时,可以综合评估病情后选择切除转移灶或化学疗法等治疗方法。

2、预后影响因素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因其异质性的特点进而表现为不同的预后。影响胃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的因素有很多,而且研究报道的预后因素也不尽相同。多数研究认为肿瘤分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是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年龄、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即年龄≥60岁、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预后相对越差。T分期,N分期和病理分级与NEC的存活率显着相关,肿瘤大小却是NET患者生存的预测指标。

因此,对于年龄超过60岁、伴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患者要引起重视,注意定期复查随访。影响胃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的因素除了肿瘤本身生物学行为因素外,全身炎症反应在肿瘤的预后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若肿瘤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过大而机体抗肿瘤的免疫不足,导致患者的预后也会较差。代表炎症反应的血清学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PLR)已经被证实其在多种实体肿瘤(如肺癌、卵巢癌、胃癌、结直肠癌等)的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有关NLR和PLR在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中作用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尤其是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发现NLR和PLR高值组的病人预后更差,生存期相对更短。近年来关于NLR和PLR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预后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中。

术前血常规是常规的化验指标,能够较易获得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而且计算NLR和PLR比值也比较简单。因此可以在临床工作中将NLR和PLR作为判断胃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的参考指标,从而更好的评估患者的生存预后。

结语: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包括肿瘤的分类、分级及分期等在内的肿瘤本身的生物学行为以外,肿瘤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在其预后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血清学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PLR)已被证实在多种实体肿瘤(如肺癌、卵巢癌、胃癌、结直肠癌等)的预后中有重要的意义。

1
查看完整版本: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是罕见的异质性较强的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