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ribbble
设计:AliceColombo
责任编辑:会玩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导言
仔仔昨天吃完饭,打车回家,一上车就接到老友发来的消息:
▲图片来源:六仔仔提供
老友家里有三个孩子,一忙活起来忘了管,可一旦消停点,就又开始琢磨孩子了。这不,在老二的脖子上摸到了「小豆豆」,又开始跟仔仔「倾倒」焦虑之情。
虽然这个问题已经「老调重弹」好几回了,但仔仔一路上嘴皮子也没闲着,把老道理又给她讲了一遍,老友这才安心地带着三个娃去睡觉了。其实,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很多孩子的脖子、脑袋后面,或者耳朵下面,时不时都能摸出个「小疙瘩」,有时候变大,有时候变小。
那么这些「小疙瘩」到底正不正常,要不要处理呢?今天仔仔请来老友六夕夕给大家叨叨几句:我们到底要怎么面对孩子脖子上的「小豆豆」?
01
「颈部肿块」是怎么来的?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可不止一种,听我给你挨个说说:
「委屈」的淋巴结炎
最常见的原因非淋巴结炎莫属,为什么好好的淋巴结说肿就肿了呢?
淋巴是我们身体中的「忠臣」,而且还是一群「团结的忠臣」,一个个淋巴结依靠淋巴管连接,加上胸腺、骨髓、脾脏、扁桃体这些淋巴器官「坐镇」,一起构成了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要承担免疫防御的重任,比如引流淋巴液,清除身体里的细菌、异物等,而淋巴结作为系统中的「一员」,总是在「第一战场」和「坏病原」战斗,所以它们不仅是「忠臣」,更是「功臣」。
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时,宝宝会出现咽喉肿痛的症状,这就是「坏病原」入侵到咽喉部,与身体中的免疫细胞在颈部的淋巴结内进行「免疫战斗」的后果。这时,身体中多种免疫防御机制的「斗志」被激发,与淋巴共同抵挡有害病原的进攻,并最终把它们吞噬消灭。
▲图片来源:giphy.